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儵眒的意思、儵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儵眒的解释

亦作“ 儵胂 ”。迅疾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儵眒凄浰,靁动熛至,星流霆击。”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皆疾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儵胂倩浰。” 王先谦 补注:“作‘眒’是……‘眒’者,惊疾之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儵眒(shū shēn)是古汉语中的合成词,由“儵”与“眒”二字组合而成,形容动作或状态极其迅疾,多见于文言典籍。以下从释义、字源及文献用例三方面详解:


一、核心释义

  1. 迅疾貌

    “儵”通“倏”,意为忽然、急速;“眒”同“瞋”,表张目惊视之态。二字叠加强调瞬间发生的急速状态,如《汉语大词典》释为“惊视貌”,引申为迅疾不可捉摸之状。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参考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查询(注:需订阅访问)

  2. 动态描写

    汉代扬雄《蜀都赋》有“儵眒凄冽”之句,描绘寒风骤起的凌厉之势,凸显自然现象的疾速变化。

    来源:《全汉赋校注》,费振刚等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二、字源分析


三、文献例证

  1. 扬雄《蜀都赋》:

    “儵眒凄冽,霜雪终夏。”描写蜀地气候变幻莫测,寒风凛冽如霜雪骤降。

    来源:《文选·卷四》,萧统编,中华书局,1977年。

  2. 引申用例:

    后世文学中偶见以“儵眒”形容光影、思绪的疾速流转,如清代笔记小说中“电光儵眒”之喻。

    来源:《通俗编》,翟灏撰,商务印书馆,1958年。


四、现代转义与使用

现代汉语中,“儵眒”已极罕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创作。其语义可对应“倏忽”“转瞬”等词,但更具文言色彩与形象张力。

来源:《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综合权威文献,“儵眒”的核心义为迅疾惊视之态,兼具动态与心理惊异的双重意味,是古汉语中凝练而生动的状物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儵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该词表示迅疾、快速的样子,常用于描述动作或现象的急速状态。根据文献记载,“儵眒”在《史记》等古籍中多与动态场景的描写相关。

  2. 异体字与变体
    该词存在异体字“儵胂”,两者含义相同,均强调速度之快。


文献例证


使用特点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史记》原文或历代注疏材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缟白泉扳陷薄持便水残困赐光词命村贫踧笮祷福东九省讹弊蛾眉豆恩威并用讹人发怒奋勇向前夫牌轨法规圜海蜒鸿哲皇治贱耻金睛峻崄刊立犒牛链钳子灵清领衔流感命履鸣钟食鼎目论木器镊白农殖评戏骞扑奇服七絃蓐恼三品松稍子鉎涩石挥师王姝惠抬盘炭窑梯杭通畅为德不终未刻文祸香癖香屑歊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