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顺并受节制。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 武王 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神戈退指,则妖氛顺制;灵旗一擧,则朝阳播越。”
“顺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两种解释,主要来源于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
以上解释综合了高权威性来源(如汉典、查字典)和文献引用。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魏德论》原文或权威古籍注疏。
顺制(shùn zhì)是一个词汇,意指按照规定或者秩序进行管理和控制。
顺制这个词可以拆分成“⺮”和“⺁”两个部首,其中部首“⺮”代表竹字边旁,部首“⺁”代表罕见或希少的字。
根据部首查字典,顺制这个词的笔画数为14画。
顺制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中“顺”意为依照或者遵循,为动词,表示按照某种顺序或者规律进行;“制”意为管理、控制,也是一个动词。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表示按照规定或者秩序进行管理和控制。
顺制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順制”。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顺制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确切的古代写法。
1. 我们必须顺制此事,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 部门领导对项目进行严格的顺制,以确保完成质量。
顺制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新词,例如:
1. 顺制度
2. 顺制约束
3. 顺制度规
与顺制的意思类似的词汇包括:
1. 遵守
2. 遵循
3. 依从
与顺制的意思相反的词汇包括:
1. 不顺从
2. 违反
3. 不遵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