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趁势加以引导。《逸周书·小开武》:“ 周公 拜手稽首曰:‘在我 文 考,顺明三极,躬是四察,循用五行,戒视七顺,顺道九纪。’”《国语·楚语下》:“又能上下説於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於 楚国 。”
(2).顺从道义;遵循规律。《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淮南子·兵略训》:“顺道而动,天下为响。因民而虑,天下为鬭。”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颂·黄莲》:“鸿飞以仪,顺道则利。”
(3).顺路。 明 李贽 《又与从吾书》:“闻 霍丘 有高中门生,便一往贺,顺道至此,慰我渴怀,然后赴京,不亦可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次日, 继之 先到藩署谢委,又到督辕禀知、禀谢,顺道到各处谢寿。”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三年后他因访书去 浙江 ,还顺道到 澉浦 访旧。”
(4).顺着河道。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张吕二公文论》:“夫决水於 江 、 河 、 淮 、海也,顺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
“顺道”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侧重,以下是详细解释:
顺路而行,顺便做其他事
指在前往某地时,利用同一路线完成另一件事。例如:“我下班顺道去超市买菜。”
近义词:顺路
反义词:专程
现代常用义(日常场景)
古代文献中的含义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现代用法)及(古代释义)。
《顺道》是一个常见的成语,表示顺便途经或顺利赶上。这个词常用于描述两件事情同时发生或顺利完成。
《顺道》这个词由“路”和“彳”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1个笔画。
《顺道》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三十年》:“晋献公使舆观乘赐晋阳,顺道从梁。”这句话中的“顺道”意为沿途顺利前进。
《顺道》的繁体字为「順道」。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顺道的字形有所不同。一种古字形为「㞢」,表示顺利的行进。另一种古字形为「㫺」,表示沿途的顺利。
1. 我正好要去超市,你要买什么东西吗?我可以帮你顺道带回来。
2. 我去图书馆借书,顺道也帮你借了一本。
顺道思考、顺道而行、顺道而入、顺道回家、顺道拜访。
顺便、路过、趁势。
闲逛、违背、绕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