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吮疮的意思、吮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吮疮的解释

(1).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将帅体恤士卒。 唐 刘长卿 《从军行》之六:“谁为吮疮者?此事今人薄。”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含血吮疮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参见“ 吮卒 ”。

(2).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卑幼者侍尊长之疾。《新唐书·孝友传·支叔才》:“母病痈, 叔才 吮疮注药。”亦作“ 吮疽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吮疽含血,此乃臣子当为之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吮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需结合历史典故和现代用法综合理解: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指用口吸出疮口的脓血或毒素,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动词“吮”意为用嘴吸,“疮”指皮肤溃烂的伤口。

  2. 具体场景

    • 将帅体恤士兵:将领为受伤士兵吸出疮毒,体现关爱士卒。例如《史记》记载吴起为士兵吮疽,白居易诗中也有“含血吮疮抚战士”的描述。
    • 晚辈侍奉尊长:卑幼者为患病长辈吸疮排毒,表达孝道。如《新唐书》记载支叔才为母亲吮疮。

二、延伸与争议

  1. 成语化用法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不思悔改,继续错误行为”,例如“吮疮舔痛”。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见直接对应,可能是现代衍生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2. 权威性差异
    高权威来源(如《说文解字》、天奇教育)侧重历史本义,而中等权威网页提及的比喻义需谨慎考据。

三、建议

若需引用该词,建议优先采用历史典故中的正面含义(体恤或孝道),而比喻义建议标注出处或说明语境。可参考《史记》《新唐书》等典籍原文进一步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吮疮

《吮疮》是一个中文词汇,它的意思是用嘴唇吸吮或吮吸伤口。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口”和“疒”两个部首,其中“口”表示与口有关,而“疒”表示疾病。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吮疮》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总共有8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的过程中。

在繁体字中,吮疮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字形有所不同。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吮疮的字形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由于字形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古代的字形与现代的字形会有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几个例句,帮助理解吮疮的用法:

  1. 小明被蚊子咬了一口,伤口很痒,他不禁用嘴唇吮疮。
  2. 由于伤口无法用其他方式清洁,医生建议患者吮疮以防感染。
  3. 他在孩子的手指上发现了一个小伤口,立即用自己的嘴唇吮疮。

其他与吮疮相关的词汇包括:

与吮疮相反的词汇是“吞咽”,表示咽喉部将东西咽下。

总结起来,吮疮是指用嘴唇吸吮或吮吸伤口的动作。它由两个字组成,有8画。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能有所不同。例句和相关词汇有助于理解该词汇的用法及其与其他词汇的区别。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