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糲的意思、蔬糲的详细解释
蔬糲的解释
指粗食。《北史·张湛传》:“﹝ 铣 ﹞性至孝,母忧,哀毁过人,服制虽除,而蔬糲弗改。”《旧唐书·归融传》:“上以 融 学家,因问:‘蔬糲’字有赖音,何也?‘糲’是饭之极麤者耶?”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一:“疢如切中心,没齿安蔬糲。”
词语分解
- 蔬的解释 蔬 ū 可做菜吃的植物(多属草本):蔬菜。菜蔬。布衣蔬食。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糲的解释 糲 ì 见“粝”。 笔画数:; 部首: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蔬糲"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词义可拆解为两个语素进行分析:
- "蔬"指蔬菜类食物,《说文解字》释为「菜也」,特指未经荤腥加工的植物性食材。
- "糲"同「粝」,本义指糙米,《广韵》注「力制切,粗米」,后引申指粗劣的食物,《史记·李斯列传》载「尧之有天下也,粢粝之食」即用此义。
组合后的"蔬糲"特指粗劣的素食饭菜,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清贫生活的语境。如宋代文人笔记中「布衣蔬糲,晏如也」的记载,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具有鲜明的文言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
“蔬糲”(shū l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粗糙、简朴的食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指粗劣的食物,通常包括野菜和糙米等未经精细加工的食材。例如《北史·张湛传》提到“蔬糲弗改”,形容即便服丧期结束,仍坚持食用粗食。
- 引申意义:多用于描述生活清贫或简朴的状态,如清代顾炎武诗句“没齿安蔬糲”即表达安于粗茶淡饭的生活态度。
2.结构与读音
- 字形:“蔬”指蔬菜,“糲”指糙米,二字组合强调食物的粗简。
- 拼音:shū lì,注音为ㄕㄨ ㄌㄧˋ。
3.古籍例证
- 《旧唐书·归融传》记载,唐宪宗曾问“蔬糲”一词的读音和含义,侧面反映其作为粗食的指代。
- 清代诗词中常借“蔬糲”表达文人淡泊名利的志趣,如“茅屋蔬飱”等类似用法(相关词汇“蔬飱”见)。
4.相关词汇
- 近义:蔬飱(shū sūn),同样指粗劣的饭菜。
- 反义:膏粱(精细美食)。
5.文化内涵
- 古代常以“蔬糲”体现孝道(如《北史》中的服丧例子)或士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原文或文化背景,可参考《北史》《旧唐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辨位不念僧面也念佛面参贺蝉翅搨朝飨槌毁赐紫樱桃粹正当依倒偃跌蹉动脑子房室翻领感恩戴德高尔基更深格样共为唇齿觚不觚豪光恒科火头军奸罔交执穽房金星地鳝棘皮动物滥巾亮拱猎较林芬龙麟谩昧梅花岭记梦泡邈古靡嫚蘑菇云年事鹏鸟佥属启殡球篮蘧庐溶解度散关臊皮山尖神色时乖运乖施事水果店苏公堤所诠听其自然蹄尾香鱼小老爷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