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国政。 宋 欧阳修 《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帝曰:休哉!汝予旧臣,亟其强起,秉我枢钧。”
“枢钧”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用于比喻国家政务或权力核心。以下是详细解释:
枢钧(shū jūn)指代国家重要政务或权力中枢。该词由“枢”和“钧”组成:
组合后,“枢钧”比喻国家政治的核心机构或重大决策权,类似现代“政权中枢”的表述。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的《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帝曰:休哉!汝予旧臣,亟其强起,秉我枢钧。”
(译文:皇帝说:“贤能啊!你是我的老臣,应迅速振作,执掌国家大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欧阳修全集》或《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枢钧》是一个汉字词,其意思为“重要的人物”或“核心关键的地位”。它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人在某个系统或组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枢钧》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是“木”部,右边的是“金”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3,其中“木”部部首的笔画数为4,而“金”部的笔画数为9。
《枢钧》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史记》中的言若对曹刿的评价。在古代,曹刿是赵国的重要军事将领。言若称赞曹刿为“天下之枢纲,钧则生矣”。后来,人们便将“枢纲钧”中的“纲钧”简化为“枢钧”,泛指“核心关键之人”。
《枢钧》的繁体字为「樞鈞」。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枢钧》的古代写法中的“木”字更接近于“丿”(撇)字形,而“金”字则更像是“人”字形。
1. 他是公司的枢钧人物,负责决策和管理。
2. 这个角色在剧中扮演了一个枢钧的角色,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3. 在战争中,将军是军队的枢钧,决定了胜败的关键。
枢纽、枢轴、枢要、钧瓷、钧天(姓氏)
关键人物、重要角色、核心人物、要员
普通人、无关紧要的角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