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勒紧腰带。 明 袁宏道 《五弟新卜园居社中作诗嘲之》之二:“凿地出方空,日费十蛮力……束腹耨青畦,图租云母食。” 清 顾绍敏 《龙友王斗文小饮作歌即送季雅入都》:“何如束腹卧穷巷,卷书细读听长松。”
“束腹”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从字面、引申及现代应用三个层面理解:
字面解释
指用绳子或布带勒紧腰部,最初见于《左传·成公十年》,强调修身养性的目的。例如,明代袁宏道诗中提到“束腹耨青畦”,即描述勒紧腰带劳作的情景。
引申含义
后衍生为“严格约束自己”,常用于形容自律或克制欲望的行为。
塑形与健康用途
多指女性通过穿戴束腹带塑造腰腹曲线,尤其在产后恢复中用于减少赘肉。部分束腹衣还能托举胸部,改善体态舒适度。
文化习俗
某些高山族支系的男性有长期束腹的习俗,通过竹片和麻绳紧束腰腹,以促进胸腿肌肉发育。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或医学建议,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健康类资料。
《束腹》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用带子或绷带将腰部固定,以达到塑造腰部线条或缩小腰围的目的。
《束腹》这个词由“束”和“腹”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束”字的部首是“木”,总共有7画;“腹”字的部首是“肉”,总共有13画。
《束腹》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们为了追求美丽和塑造体形,常常使用束腹法来修饰腰部曲线。因此,“束腹”一词逐渐形成并延续至今。
《束腹》这个词的繁体字为「束腹」。
在古代汉字中,「束腹」一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不同朝代和地区的书法风格和字形有所差异。然而,总体而言,「束腹」一词的基本意义和写法并未改变。
1. 她每天都穿着束腹带以便塑造完美的腰线。
2. 张先生决定尝试束腹以减少腰围。
与《束腹》相关的组词有:束缚、束手无策、束带结发。
近义词:束缚、绑腰。
反义词:放松、松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