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晚稻。因霜后成熟,故称。 唐 柳宗元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宋 苏轼 《赠孙莘老七绝》之六:“ 乌程 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 霅水 光。” 宋 陆游 《秋思》诗之五:“风林脱叶山容瘦,霜稻登场野色宽。” 宋 陆游 《书喜》诗:“冰鱼可钓羹材足,霜稻方登糴价平。”
霜稻,又称“晚稻”或“寒稻”,特指在秋季霜降时节成熟收割的水稻品种。其名称源于其生长周期跨越寒露、霜降节气,稻穗经秋霜洗礼后方才饱满成熟。以下从农学特性与文学意象两方面详解:
字义解析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霜稻”词条释义。
农业特征
霜稻属晚熟粳稻,生育期长达150-180天。其核心特性为: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稻作学》,“晚稻生理特性”章节。
诗词中的秋收符号
霜稻自唐宋起成为田园诗经典意象,如:
来源:《全宋诗》卷二百三十四(中华书局,1998年)。
民俗象征
在江南民俗中,霜稻米为重阳节“尝新米”仪式的必备品,寓意五谷丰登、岁稔年丰。
来源:浙江民俗学会《江南稻作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
来源:国家水稻数据中心《优质稻米品质标准》(2020年修订版)。
“霜稻”是汉语词汇,指晚稻,因其成熟期在霜降之后而得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霜稻指晚稻品种,因在霜降节气后成熟而得名。这一名称源于稻谷生长周期特点,需经历霜冻后方能完全成熟。
字义分解
可通过(汉典)或(组词词典)查看更完整的来源信息。
保师悲婉鄙騃不察长图孱弱趁伙打劫纯诚辞服村酒野蔬当卢叠垛衫冬假風塵物表关吏灏漫回天挟恃婕妤季孟机密房晶耀尽势即行倨嫚氪灯口耳之学老苗累掯隶齿龙蟠虬结洛苑门牡冥翼木産赧怒剖判繦杖乔声势穷虚人烟稠密肉眼凡胎室祭手剙手游输不的水程硕臣素隐填平痛愧同心共济望岫息心嗢咿物和乌戏相藉相陵小仔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