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衰裳的意思、衰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衰裳的解释

居丧所服衣裳。《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 郑玄 注:“凡服上曰衰,下曰裳。”《礼记·礼运》:“三年之丧,与新有昬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僕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周礼·地官·闾师》“不绩者不衰” 唐 贾公彦 疏:“其妇人不绩其麻者,死则不为之著衰裳以罚之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他如 费凤 之故吏,衰麻扶杖, 魏元应 之故吏,万里衰裳,其时服制重其所轻,轻其所重,殊不可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衰裳”是中国古代丧服制度中的特定服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衰裳”指居丧期间所穿的服饰,由上衣(衰)和下裳(裳)组成。其中:

二、礼仪规范

  1. 穿着场合:主要用于“斩衰”之丧(如子女为父母服丧),服期三年,期间需严格遵守行为禁忌,如《礼记·礼运》提到“三年之丧者,不使衰裳入朝”。
  2. 等级制度:属于“五服”中最重的一级,体现古代礼法对亲疏关系的严格区分,如唐代贾公彦在《周礼》注疏中强调,不遵守纺织劳作的妇人死后不得穿衰裳。

三、延伸考据

参考资料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仪礼·丧服》《礼记·礼运》等文献,或参考汉典、查字典等平台释义(来源:、3、5)。

网络扩展解释二

《衰裳》词义解析

《衰裳》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形容衣衫褴褛、破烂不堪的衣服。衰指破旧、破烂,裳指衣服。

拆分部首和笔画

《衰裳》的部首是衣,拆分后的笔画为11画。

来源和繁体

《衰裳》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如《后汉书·班彪传》中有“衰裳缥帙,乃融陛下之荧障,复歊罗黑络”。在繁体字中,“衰裳”同样被写作「衰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衰的原始字形为“衮”,表示华美的衣袍;裳的原始字形为“㡜”,表示多层的长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的字形逐渐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熟悉的衰和裳。

例句

1. 他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简直就像是一件衰裳。
2. 那位乞丐只穿着一件衰裳,裤腿都破了个大口子。

组词

“衰裳”在平时的用法中,经常可以与其他词搭配组成新的词语,例如:
- 衰裳疲力:形容精疲力竭的状态。
- 千村衰裳:比喻乡间环境贫破、落后。
- 衰裳败绩:形容衣衫褴褛,事业或学业不顺利。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衰裳”相近义的词语有“破衣烂衫”、“垂垂老矣”等,它们都描述了衣物的破败不堪。
与“衰裳”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华服”、“锦衣玉食”等,它们指的是华丽、奢华的服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