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草荚的意思、草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草荚的解释

瑞草。又名蓂荚、历荚。传说古人曾用以计历。《竹书纪年》卷上:“﹝ 尧 时﹞又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草荚兰芽渐吐。且寻芳、更休思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草荚”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

草荚(拼音:cǎo jiá,注音:ㄘㄠˇ ㄐㄧㄚˊ)指一种传说中的瑞草,又名“蓂荚”“历荚”。古人曾用它辅助计算历法,根据其生长规律推测日期。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

  1. 历法功能
    据《竹书纪年》记载,尧帝时期,草荚每日生长或脱落一荚:

    • 月首至月中:初一始生一荚,十五日长满十五荚;
    • 月半至月末:十六日起每日落一荚,至月底落尽;
    • 小月特殊:若遇小月(30天),最后一荚焦枯不落。
  2. 象征意义
    草荚被视为祥瑞之兆,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达对太平盛世的赞颂,如宋代周邦彦词作《黄鹂绕碧树·春情》中“草荚兰芽渐吐”即借其寓意美好时节。


三、延伸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古籍记载,可参考《竹书纪年》或相关注释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草荚这个词的意思: 草荚是指豆科植物果实内的多肽状纤维层,也就是豆荚。在语境中,草荚可以用来比喻外形类似于草荚的容器或固定物体的物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草荚的部首是艹,草荚的拆分笔画有8画(草3画,荚5画)。 来源: 草荚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刘向的《说文解字注》中。它在古代写法中是以「䒿」字作为代替,它的构造形象地描绘了豆荚的形态。 繁体: 草荚的繁体写法仍然是「草荚」,没有特殊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法中,草荚的表示字形为「䒿」。这个字形描绘了两个平行的横线,上方有一点,类似于一个完整的草荚的形状。 例句: 1. 他拿出一个草荚,里面装满了鲜嫩的绿豆。 2. 我发现了一个腐烂的草荚,里面的豆子已经发霉了。 组词: 草荚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许多词语,例如:草荚儿、草荚豆、豆荚。 近义词: 豆荚、荚果。 反义词: 非草荚、非豆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