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造福于民。《管子·轻重己》:“教民樵室钻鐩,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 宋 王禹偁 《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仕人利俗致君寿民者,其政不用。”
(2).长寿的人。有时特指男性长寿者。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圣贤人事下》:“病变而药不变,嚮之寿民,今为殤子矣。”《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寿妇给予‘贞寿之门’字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
“寿民”一词在汉语中有以下两层主要含义,结合多来源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造福于民
指通过政策或措施使百姓生活安康。此释义源于古代文献,如《管子·轻重己》提到“教民樵室钻燧,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强调通过改善民生实现长寿。宋代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中也有“致君寿民”的用法。
长寿之人
特指男性长寿者,常见于古代官方称谓。清代《清会典》记载:“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而女性长寿者则称“寿妇”。如孙中山曾为海口美梅村题写“耆年硕德”,即属此类用法。
如需更详尽的古籍原文或历史案例,可参考《管子》《清会典》等文献。
寿民,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为祝福他人长寿、健康、幸福。
寿民的拆分部首是宀(宝盖头部),示(礻,祭祀旁部),两个部首的总笔画为10画。
寿民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其中“寿”意为长寿,代表长久的生命;“民”指普通百姓,代表人们。通过组合在一起,寿民的含义就是祝福人们能够拥有长寿的生活。
寿民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壽民。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寿民的“寿”字有时会写作“壽”字,而“民”字则基本保持不变。
1. 爷爷祝福我们家人寿民如意。
2. 农村老人常常祝愿后辈寿民平安。
祝寿民、寿民长寿、寿民如意。
寿、长寿、康宁。
短命、夭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