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操斧伐柯的意思、操斧伐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操斧伐柯的解释

执斧砍伐斧柄。喻可就近取法。语出《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中庸》引此文, 朱熹 集注:“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 晋 陆机 《文赋》:“至於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操斧伐柯”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源于《诗经·豳风·伐柯》记载:“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字面指手持斧头砍削斧柄,深层喻指按照已有规范或榜样行事。该典故被《汉语大词典》收录为“比喻遵循前人规范或效法榜样”。

从语义结构解析,“操”指持握动作,“斧”为工具载体,“伐”是实施行为,“柯”特指斧柄,四字组合形成递进式动作链条。这种具象与抽象的双重性使其在汉语表达中兼具形象性与哲理性,常见于文学评论领域,如王国维《人间词话》用以形容艺术创作的承袭关系。

现代汉语使用中,该成语主要应用于两种语境:一是指技术传承中遵循既有规程,如传统工艺的师徒授受;二是学术研究中对经典理论的借鉴,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以此喻指乾嘉学派的研究方法。需注意的是,其语义色彩偏向中性,既含遵循法度的积极义,也可能暗含缺乏创新的保守义,具体需结合语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

“操斧伐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字面意为“执斧砍伐斧柄”,比喻就近取法或借鉴已有的经验法则。核心思想是通过身边现成的事物作为参照,遵循既定的规则或方法。


二、出处与演变

  1. 原始出处
    源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意为砍伐树枝做斧柄时,所需的规格标准(“则”)就在手中的斧柄上,无需远求。

  2. 经典引用
    《中庸》引用了此句,朱熹在注释中进一步阐释:“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强调法则的直观性和可参照性。


三、用法与示例


四、注意点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成语有“批评他人缺点”的含义,但此解释未见于高权威性文献,可能为引申或误读,建议以主流释义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稗官野史悲寂笔触宾故不坏身插板譂奴持载春游倒楣大肉大喜若狂蝶翎怼恨顿门阿房宫赋妇人之见槀草狗奴归师古色古香黑麻麻贺厦黄麞狐裘蒙戎见教接待警联禁近语及亲疽疮廊庙具令书李园摹绘牛铎牛郎织女朋比为奸冗渎三成烧畬胜利在望神检施礼食日万钱书笈四远讨灭特讯天君涕泪交下通俗抟埴为文香火姻缘详扣乡贤祠闲窕先务閜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