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守静的意思、守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守静的解释

保持清静,无所企求。语出《老子》:“致虚极,守静篤。” 河上公 注:“守清静,行篤厚。”《后汉书·羊续传》:“﹝ 羊续 ﹞坐党事,禁錮十餘年,幽居守静。”《晋书·王湛传》:“﹝ 王湛 ﹞遭父丧,居於墓次。服闋,闔门守静,不交当世,冲素简淡,器量隤然,有公辅之望。” 唐 王维 《赠房卢氏琯》诗:“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神化》:“释言‘真空’, 老 言‘守静’,皆以神化为无有而思超越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守静”是一个源自道家哲学的重要概念,其内涵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出处

“守静”拼音为shǒu jìng,最早出自《老子》(即《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其核心含义是保持内心的清静,摒弃杂念与欲望,以达到返璞归真的状态。河上公注解说“守清静,行笃厚”,强调通过静心修养实现品行的敦厚。

二、哲学内涵

  1. 虚极静笃:老子认为,只有将心灵放空到极致(致虚极),才能诚心诚意地守住静的状态(守静笃)。这种静不是消极的静止,而是超越纷扰后回归生命本源的清明境界。
  2. 归根复命:道家主张万物最终回归根本(“归根曰静”),而“静”是生命循环的起点(“静曰复命”)。守静能让人体悟宇宙法则,找到真我。

三、修身与养生意义

守静被视为道家修身的根本方法。《礼记·乐记》提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认为静是人的天性。通过守静,可平息因外物诱惑产生的欲望波动,恢复内在平和,达到养生与精神升华的双重目的。

四、历史实践

历史上,守静思想影响了文人隐士的生活方式。例如《晋书》记载王湛“阖门守静,不交当世”,唐代王维诗句“守静解天刑”也体现了对静修境界的追求。

五、现代启示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守静被赋予新意义:通过主动远离浮躁,保持内心安宁,从而在复杂环境中清醒决策。如老子所言“静为躁君”,静是驾驭浮躁的力量。

总结

守静不仅是古代哲学概念,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生活智慧。它倡导通过内在的静定应对外界变化,与儒家的“慎独”、佛家的“禅定”有相通之处,共同构成东方文化中修心的重要维度。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守静

守静是一个汉字词组,守和静这两个字分别组成了这个词,下面对它们进行拆分、解释和提供相关信息。

部首和笔画

守的部首是宀,它包含有蓝宇和舍宾两个部首,守的总笔画数为5画。

静的部首是青,静的总笔画数为14画。

词义解释

守指保持、遵守、坚守等含义,引申为保护、看守等,表示保持或坚守某种状态或行为。

静指平静、安静、寂静等含义,引申为安宁、沉思等,表示处于无动于衷的状态。

因此,守静的意思是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受外界干扰。

来源和繁体

守静是一个现代汉字词组,守静作为一个词组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和流传。

在繁体字中,守的写法保持不变,而静则可以用「靜」表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有很多种,守和静在古代也有不同的写法。

守在古代也可以写作「守、宍、寿、宿、受」等。

静在古代也可以写作「靜、霆、婧」等。

例句

1. 心如止水,保持守静,才能领悟更深的道理。

2. 在喧嚣的城市里,我希望能找到一片守静的角落,静心思考。

3. 面对困难和压力,要保持守静的心态,才能应对得更好。

组词

守静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更多的词语,例如:

守夜、守信、守则、静心、静观、静坐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保持平静、守寂、守静、宁静等。

反义词:忙碌、喧闹、动荡、不安、扰攘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