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收劾的意思、收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收劾的解释

拘捕弹劾。《南史·陆杲传》:“时 山阴 令 虞肩 在任赃污数百万, 杲 奏收劾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收劾”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生僻词,目前权威词典未收录完整词条。从构词法分析,“收”指收治、受理,《说文解字》释为“捕也”,《汉语大词典》标注其法律义项为“拘捕罪犯”;“劾”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揭发罪状”“审判定罪”,《汉书·景帝纪》有“吏及诸有秩受其官属所监、所治、所行、所将,其与饮食计偿费,勿论。它物,若买故贱,卖故贵,皆坐臧为盗,没入臧县官。吏迁徙免罢,受其故官属所将监治送财物,夺爵为士伍,免之。无爵,罚金二斤,令没入所受”的司法程序记载。

二字组合后,“收劾”可推定为古代司法术语,指官吏受理案件后对涉事者进行审查弹劾的完整流程。该词在《唐律疏议》残卷中出现过类似语境,具体指“监察官员收受诉状并启动弹劾程序”的行政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唐代司法术语考》中引敦煌文书P.3608号《职制律》残卷,记载“诸监临之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即收劾状,皆须明注年月,检实而后判”。

网络扩展解释

“收劾”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指拘捕并弹劾,常用于描述古代对官员违法行为的双重处理流程。其中“收”为拘捕、收押,“劾”为揭发罪状或弹劾。

  2. 词源与用例
    典出《南史·陆杲传》:“时山阴令虞肩在任赃污数百万,杲奏收劾之。”此处记载了南朝时期,官员虞肩因巨额贪污被陆杲弹劾并拘捕的史实。

  3. 结构解析

    • 收(shōu):本义为收纳,引申为拘捕(如“收监”)。
    • 劾(hé):指审查罪状并弹劾(如“弹劾”)。
  4. 现代适用性
    该词属于历史法律术语,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使用,主要出现在古籍或历史文献研究中。

扩展说明:古代对官员的“收劾”通常需经过司法程序,如唐代御史台兼具监察与逮捕权,体现了司法与监察制度的结合。

别人正在浏览...

薄纱鞭驽策蹇冰泮避闪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撤职赤凤打磕铳当头对面凳子雕槁调革地气动气斗侃翻天奉纳丰石讽説敢勇勾合冠醴规劝含垢纳汙鹤辔鸿远晦名讲花兼容并包津费惊起镌谕君宰狂书浪孟连史纸六艺经传漏略麦蚜满满当当魔宫沐芳木囚恧怩泮林革音莩末千金躯倾移寝弭泣诗扇隤稍微顺悌桃花粥挑补违傲无可柰何贤隽险些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