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某於十洲三岛,究访并无此人名籍,后检 蓬莱 謫籍中,始见其名氏乡里也。”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你看那縹渺间十洲三岛,微茫处閬苑 蓬莱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生 此时,恍恍惚惚,如已在十洲三岛之中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岛乎!”参见“ 十洲 ”、“ 三岛 ”。
“十洲三岛”是道教神话中神仙居住的仙境,源于先秦至汉晋时期的神仙思想,具体解释如下:
十洲三岛指传说中位于大海或宇宙深处的神秘区域,人迹罕至,长满仙草灵芝,是神仙逍遥居住之地。
明代道书记载十洲包括:瀛洲、玄洲、长洲、流洲、元洲、生洲、祖洲、炎洲、凤麟洲、聚窟洲,各洲均有仙人治理,蕴含长生奥秘。
部分文献(如)将其引申为形容地域辽阔,但此属现代扩展义,传统语境仍以神话含义为主。
如需完整考据,可参考《云笈七签》《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道教典籍。
《十洲三岛》是指十个洲和三个岛的意思。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常出现的词汇,用来形容广阔的天地之间的各个陆地和岛屿。
《十洲三岛》的拆分部首是“十”,它的笔画数为2。
《十洲三岛》的拆分部首是“洲”,它的笔画数为8。
《十洲三岛》的拆分部首是“岛”,它的笔画数为9。
《十洲三岛》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神话中。它描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世界的想象和认识。
在繁体字中,《十洲三岛》的写法为「十洲三島」。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是比较灵活的。对于《十洲三岛》这个词,可能存在着多种写法。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是以表达"十个洲和三个岛"的概念为目的。
1. 《十洲三岛》位于东海之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2. 他在画作中描绘了《十洲三岛》的美景,给人一种恢弘壮丽之感。
组词:十国、五岳、百川
近义词:万国千山
反义词:无山无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