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十位或十数位德才出众者或某一方面突出的名人。(1)指 孔子 的十个弟子: 颜渊 、 闵子骞 、 冉伯牛 、 仲弓 、 宰我 、 子贡 、 冉有 、 季路 、 子游 、 子夏 。自 唐 定制,从祀 孔 庙,列侍 孔子 近侧。 开元 时, 颜渊 配享,升 曾参 ,后 曾参 配享,升 子张 。后代又增 有若 及 宋 朱熹 ,合称“十二哲”。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自四教远而微言絶,十哲丧而大义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崇理学》:“ 仁皇 ( 康熙 )夙好 程 朱 ……特命 朱子 配祠十哲之列。”参阅《论语·先进》、《旧唐书·礼仪志四》。(2)指十位名将。 唐 开元 十九年立 太公尚父庙 。 上元 元年,尊 太公 为 武成王 ,以名将十人为十哲: 白起 、 韩信 、 诸葛亮 、 李靖 、 李勣 列侍于左; 张良 、 田穰苴 、 孙武 、 吴起 、 乐毅 列侍于右。参阅《新唐书·礼乐志五》、《唐会要·武成王庙》。(3)指 唐 末十二位诗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同时有 许棠 与 乔 ( 张乔 ),及 喻坦之 、 剧燕 、 任涛 、 吴罕 、 张蠙 、 周繇 、 郑谷 、 李栖远 、 温宪 、 李昌符 ,谓之十哲。”(4)指 前秦 名僧 鸠摩罗什 的十大弟子。参阅 唐 神清 《北山录》卷四。(5)指善饮者十人。 明 袁宏道 《觞政·八之祭》:“今祀 宣父 曰酒圣……十哲曰 郑文渊 、 徐景山 、 嵇叔夜 、 刘伯伦 、 向子期 、 阮仲容 、 谢幼舆 、 孟万年 、 周伯仁 、 阮宣子 。”
“十哲”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指代对象因历史时期和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十位或十位以上德才出众者,或某一领域(如哲学、军事、文学等)的杰出人物。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具体指代对象不同。
孔门十哲
最初指孔子最杰出的十位弟子:
武庙十哲
唐代尊姜太公为武成王,供奉十位名将:
诗人十哲
晚唐时期十二位诗人合称,不同文献记载略有差异,包括:
如需更完整的名单或背景,可参考《新唐书》《唐会要》等典籍。
《十哲》是一个中文词语,指的是十位具有卓越智慧和学识的哲学家。
《十哲》的拆分部首是十字旁和口字旁,部首分别为十和口。它的总笔画数为十四画。
“十哲”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应帝王篇》:“河出伯夷,海拔梁生,清尧之言,诵乎岳阳,则可谓哲矣,且可以谓十哲矣。” 指的是古代十位哲学家,他们的智慧被认为堪称卓越。
《十哲》的繁体字为「十哲」。
古时候,《十哲》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现代书写方式为「十哲」。
他们被誉为《十哲》,对于古代哲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哲组词如:十哲典籍、十哲智慧等。
近义词如:十哲学家、十大智者。
反义词可能没有具体对应,但可以使用与智慧相反或相对较低的词语,例如:愚昧无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