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穇子的意思、穇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穇子的解释

[raggee] 一种一年生禾草,种子可磨成一种多少带苦味的粉末,可作为食品

详细解释

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可食,亦作为饲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穇子》:“苗如茭黍,入九月抽茎,有三棱、如水中藨草之茎,开细花,簇簇结穗如粟穗而分数岐,如鹰爪之状,内有细子如黍粒而细,赤色,其稃甚薄,其味粗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穇子(读音:cǎn zǐ),是禾本科穇属(Eleusine)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通常指穇(Eleusine coracana (L.) Gaertn.),又称龙爪稷、鸭脚稗、鸡爪谷等。它在汉语词典及植物学中的详细释义如下:


一、字义与基本释义

  1. 字形与读音

    “穇”字由“禾”与“参”组成,属禾本科植物名称,普通话读作cǎn(第三声),部分方言或古音中亦读作shān(如“穇子”在《广韵》中记作“所衔切”)。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词典定义

    穇子指一种籽粒可食用的谷物,穗形似禽类爪趾,故有“龙爪稷”“鸭脚稗”等别称。其籽实常加工为粮食或酿酒原料,茎叶可作饲料。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2016年。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描述

    • 茎秆:直立丛生,高约60-120厘米;
    • 叶片:线形,长约30-60厘米;
    • 花序:穗状花序呈指状簇生(通常4-7枚),形似禽爪;
    • 籽实:小粒球形,直径约1-2毫米,颜色多为黄褐或深褐。

      来源:《中国植物志》第10(1)卷,科学出版社,1990年。

  2. 分类地位

    属禾本科(Poaceae)穇属(Eleusine),与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近缘,但穇子(E. coracana)为栽培种,籽粒显著更大。

    来源:Flora of China, Vol. 22, 2006.


三、用途与经济价值

  1. 传统粮食作物

    籽实脱壳后磨粉,可制饼、粥或酿酒(如西藏门巴族的“鸡爪谷酒”)。因其耐旱、耐瘠薄,曾是山区重要的救荒作物。

    来源:《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农业出版社,1991年。

  2. 饲用与生态价值

    全株可作为优质牧草;根系发达,有助于水土保持,适合在干旱丘陵地区种植。

    来源:《中国饲用植物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四、古籍与民俗记载

明代《救荒本草》载:“穇子,生田野中,叶似稻叶而短,穗似稗子穗,其子如黍粒大,茶褐色……采子舂米煮粥或磨面作饼皆可食。”印证其作为救荒作物的历史角色。

来源:【明】朱橚《救荒本草》卷四,1406年。


五、分布与栽培

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山区(如云南、贵州、西藏)、印度及东非。喜温暖气候,适应性强,常见于海拔1000-2500米旱坡地。

来源:《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粮食作物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网络扩展解释

穇子(学名:Eleusine coracana)是禾本科穇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与别名

穇子又称“穇”“草种子”“龙爪粟”,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安徽、河南、陕西等地有栽培。

2.形态特征

3.用途与经济价值

4.补充说明

“穇”发音为cǎn,部分地区因其穗形似龙爪得名“龙爪粟”。需注意与“籰子”(绕线工具)、“瘊子”(皮肤疣)等同音或形近词区分。

如需更深入的植物学信息,可参考百科词条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毑暗做白衫百试巴且遍历漕渠朝夷暮跖辞简义赅刀矟点胸洗眼鵰鞍钓舩防灭犯暑风吹浪打膏脣贩舌给札汞粉宫架狗仗人势光心故程桂菀过遇驾鵞佳趣迦维稽考开花结实览阅廉称两榜进士料度烈铮铮理末灵琛历象禄相緑李平面庆阴秋吟蛬毬状元悛革觑步诎体热燥燥时嘤水尽山穷汤风梯肥同文共轨屯困望火马亡羊补牢仙化嚣讟霞片谐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