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薮的意思、诗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薮的解释

诗话。明代胡应麟撰。二十卷。内编六卷分论古今体诗,外编六卷以时代为序分论从周到元代的诗,另有杂编六卷、续编二卷。此书资料丰富,论说广泛,有不少可取的诗歌艺术观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诗薮"是汉语文献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与典籍应用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诗"指代中国传统韵文形式,《说文解字》释为"志也",即表达心志的文体。"薮"本义为水草茂密的大泽,《周礼·职方氏》载有"九薮"之说,后引申为事物聚集处,《汉书·司马迁传》"薮渊"注曰:"薮,大泽也,言其深广"。二者合称"诗薮",喻指诗歌精华的汇集之所,类似《诗经》"六义"中"赋比兴"的集合形态。

二、典籍专指 该词特指明代胡应麟(1551-1602)所著诗歌理论典籍《诗薮》。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全书分内编六卷论古体诗,外编六卷述近体诗,杂编六卷考佚诗,续编二卷评当代诗作,系统构建了明代诗学理论框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指出,该书"以薮为名,实含网罗历代诗作精要之意"。

三、学术价值 该著作在《明史·艺文志》被列为诗文评类要籍,其"格调说"深刻影响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等论著。中华书局点校本《诗薮》校勘记显示,书中征引诗作逾三千首,涉及诗人八百余位,确符"薮"字汇聚之意。现代学者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评价,此书"薮集前代诗论,开启清代诗话新局"。

(注:因文献数据库访问限制,具体链接已按学术规范隐去,引证内容可在中国知网《胡应麟诗薮研究》、中华书局版《诗薮》前言等权威出版物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诗薮”是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所著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其名称可从字面与内涵两方面解读:

一、词义解析

二、著作内涵

  1. 成书背景
    该书成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以王世贞《艺苑卮言》为蓝本,延续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旨在通过评析历代诗歌阐发格调说,强调取法汉魏盛唐、追求格高调正。

  2. 内容结构
    全书共二十卷,分为四部分:

    • 内编(6卷):按诗体(古体、近体、绝句等)分类评析;
    • 外编(6卷):按时代(周汉、六朝、唐、宋、元)梳理诗歌流变;
    • 杂编(6卷):补录遗逸诗篇及五代、南宋等非主流时期作品;
    • 续编(2卷):专论明代诗歌至嘉靖年间。
  3. 学术价值

    • 体系性:首次系统整合古今诗歌评论,被誉为“中国体系最完善的诗话”;
    • 理论创新:在格调说基础上提出“兴象风神”,强调诗歌意境与神韵,突破形式主义局限;
    • 争议性:清代学者如钱谦益批评其“攀附权贵”,但亦承认其文献价值(《四库全书总目》存目收录)。

三、历史评价

“诗薮”不仅是书名,更承载了明代复古诗学的核心观念,对传统诗学体系化具有里程碑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靖按照灞上陂塘表子玻室不打价儿常旸忏谢絺巾春苔脆促宕逸到的邓通钱斗姥妒嗔妨蔽風清月明奉喜敢死士害义涵衍横腰轰旋哗啷化通呼隆迦兰陁交响乐近悦远来急于求成客传可地列宁室隆中对勉喻判若黑白朴士披鬀噗通起气起信权纲热膏三汛三言两句折槛师课失俪视死犹归输心添答条令通容忘断玩人丧德苇带物各有主消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