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试律的意思、试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试律的解释

(1).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以律义为内容出试题,叫“试律”。《新唐书·选举志上》:“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宋史·选举志一》:“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十道,进士免帖经。明年,惟诸科试律,进士復帖经。”

(2).即试帖诗。 严复 《救亡决论》:“超俗之士,厌製艺则治古文词;恶试律则为古今体。” 姚华 《论文后编》:“排律之长者,韵可累百,是为长排,短则六韵,试律用之。”参见“ 试帖诗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试律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术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科举考试中的法律测试
    指科举考试中以法律条文(律义)为内容的试题。例如唐代明法科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唐律》等法律知识,宋代进士科也曾将“试律义”纳入考试范围。

    • 唐代明法科:《新唐书》记载“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
    • 宋代进士科:《宋史》提到考生需完成“律义十道”试题。
  2. 试帖诗的别称
    试律也指科举中的试帖诗,即按固定格式(如五言六韵排律)创作的命题诗歌。这类诗歌要求严格押韵,内容多歌功颂德,清代尤为盛行。

    • 例如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批评当时文人“恶试律则为古今体”,姚华也提到试律诗的用韵规则。

补充说明
两种含义均体现科举考试的规范性:前者侧重法律实务能力,后者测试文学素养。相关历史细节可参考《新唐书·选举志》《宋史·选举志》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试律

试律是一个汉字词语,包含两个字:试和律。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试律的左边部首是言字旁,律的左边部首是彳字旁。

试的笔画数为 7,律的笔画数为 9。

来源

试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它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合而成。

试意味着尝试、考察、验证,律表示规则、秩序、法则。

繁体字

在繁体字中,试律保持不变,仍然是「試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变化。但至今为止,没有找到试律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具体写法。

例句

1. 在法庭上,律师试律,为了证明被告的无罪。

2. 这个项目正在试律阶段,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可行性。

组词

试验、试探、审判、律师、法律、律动。

近义词

检验、考察、验证、测验、规律。

反义词

相信、信任、豁免、放弃、无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