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九信条的意思、十九信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九信条的解释

指1911年( 宣统 三年)11月 清 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武昌 起义爆发, 清 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 毛6*6*东 《关于************共和国宪法草案》:“这个宪法草案也总结了从 清 朝末年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经验,从 清 末的‘十九信条’起,到 民国 元年的《************临时约法》……一直到 蒋6*6*石 的伪宪法。”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十九信条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十九信条,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政府于1911年11月3日(宣统三年)为应对辛亥革命危机仓促颁布的宪法性文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背景与目的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试图通过立宪改革挽救政权。在张绍曾等将领“兵谏”压力下,仅用3天制定完成,旨在以君主立宪名义缓和矛盾。

二、主要内容

  1. 权力结构调整

    • 形式上缩小皇权:规定皇帝权限由宪法约束,军队使用需国会批准,皇室经费由国会议决。
    • 扩大国会与内阁权力:国会拥有制宪、选举总理大臣、审核预决算等权;内阁对国会负责,总理由国会公举。
    • 限制皇族参政:明确皇族不得担任总理大臣、国务大臣及地方行政长官。
  2. 保留封建本质
    仍强调“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且皇帝保留任命总理大臣、统帅军队等实权。

三、特点与局限

四、历史评价

《十九信条》作为清王朝最后的自救尝试,因未能回应民权诉求且出台过晚,最终未能阻止清朝覆灭。其内容矛盾性反映了封建专制与近代宪政的冲突,成为清末立宪失败的标志。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十九信条》的意思

《十九信条》是指***************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中所确定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基本经验。它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成就,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十九信条》的拆分部首是十,拆分笔画是十九。

来源

《十九信条》的来源是***************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该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通过了党章修正案,明确了《十九信条》。

繁体

《十九信条》的繁体字为「十九信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作《十九信条》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字体和写法,但其基本的意义和内容并未改变。

例句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十九信条》是指导我们党前进的纲领和行动指南。

组词

十九大、信条、党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党的指导思想、行动纲领。

近义词

党的************、党的基本原则。

反义词

违背党的基本理论、背离党的路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