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识韩的意思、识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识韩的解释

犹识 荆 。 宋 洪适 《与交代沉正言启》:“久驰慕 藺 之诚,尚阻识 韩 之愿。” 明 鹿善继 《与纪万石书》:“不肖即投林息影,未遂识 韩 ,而脉脉之思,久飞越盈盈之水矣。” 清 黄景仁 《赠白下周幔亭》诗:“识 韩 未遂失交臂,遇合岂有神物监?”参见“ 识荆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识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识韩”与“识荆”同义,指初次见到仰慕已久的人时所用的敬辞。源自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中的名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里的“韩荆州”指唐代名士韩朝宗,因他善于举荐人才而备受文人推崇。

二、典故背景

李白在文中提到,当时天下士人聚会时常感叹:“宁愿不封侯,也要结识韩荆州”,表达对韩朝宗的景仰。后人将“识荆”或“识韩”引申为对初次拜见尊贵或心仪之人的谦敬说法。

三、用法示例

  1. 书面敬语:如“识韩之初,礼数不周”(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话);
  2. 表达仰慕:明代鹿善继曾用“未遂识韩”表达未能如愿见到仰慕者的遗憾;
  3. 诗词引用:清代黄景仁诗句“识韩未遂失交臂”,暗含错失良机的感慨。

四、常见混淆

需注意与“韩信典故”的区别:提到的韩信故事实为另一成语“胯下之辱”的背景,与“识韩”无直接关联。而将“识韩”解释为“了解韩国文化”属于现代误读,缺乏文献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识韩

识韩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词语,其意思是认识和了解韩国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识和韩。下面将为您介绍这个词的来源、拆分部首和笔画,以及其在繁体字和古代汉字中的写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识韩可拆分为两个部分:识(shí)和韩(hán)。其中,识是一个独立成词的汉字,部首是言,总笔画数为8;韩是一个独立成词的汉字,部首是韦(韋),总笔画数为12。

来源

识韩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中韩两国交流密切,中国人民对韩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形成了这个词语。

繁体

在繁体字中,识韩的写法分别是識韓。繁体字中的字形更为复杂,保存了更多的古代汉字的特点和风格。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识韩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例如,识可能会写作識、眂等形式,而韩则一般保持不变。

例句

以下是几个使用识韩一词的例句:

  1. 他花了很多时间识韩,现在对韩国的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
  2. 学校开设了识韩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邻国的文化。
  3. 他希望能够去韩国旅行,以便更好地识韩。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韩国、韩剧、韩语、韩风

近义词:了解韩国、熟悉韩国、认知韩国

反义词:不识韩、对韩无知、对韩国不了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