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产的矾石。《宋史·食货志七》:“禁 河北 土矾非便。若即 河北 产矾地置场官买,增价出之,罢运 晋 矾,则官获浄利,无运载之劳,民资地产,省犯法之弊。”
“土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可综合如下:
土矾指当地产的矾石,即未经深加工或特定地域出产的天然矾石。矾石是一种含结晶水的硫酸盐矿物,古代常用于染色、制药等领域。
据《宋史·食货志七》记载,北宋时期曾因经济管理问题讨论过河北土矾的使用。当时朝廷认为禁止河北土矾不便,建议在当地设官办机构收购,以替代从山西(晋矾)运输,从而节省成本、减少民间违法交易。
部分词典(如)提到“土矾”作为成语,引申为人心朴实、能忍耐、不好争斗的品质。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献中较少见,可能属于特定语境下的比喻义。
现代语境中,“土矾”一词使用频率较低,更多作为历史或矿物学术语出现。如需进一步了解矾石的具体化学性质或古代经济政策,可参考《宋史》原文或矿物学资料。
土矾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它的意思是在天然岩石中含有一定产量的硫铝钾矾石。土矾的产地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
土(tǔ): 拆分部首为土,总笔画数为3。
矾(fán): 拆分部首为矢,总笔画数为11。
“土矾”一词最早出现在《玉篇》中,其中的“土”表示物质的原始形态,而“矾”则指代硫铝钾矾石。
繁体字“土礬”是指“土矾”的一种写法,其意思和拼音与简体字相同。
古代对“土矾”的写法没有明确的纪录。随着时代变迁,汉字的形态也有所变化,但是词义并未发生改变。
1. 矿山上发现了大量的土矾,使得当地成为了重要的矿产资源地区。
2. 这块土矾可以用于制作染料,用途广泛。
合矾(hé fán): 指硫铝钾矾石,与土矾的意思相同。
不含矾的:指不含有硫铝钾矾石的物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