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脑袋;首级。《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代郡 太守 刘兴 将数百骑攻 贾览 ,上状,檄至, 光武 知其必败,报书曰:‘欲復进兵,恐失其头首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斩断》:“夺人头首,以获其功,此谓盗军,盗军者斩。” 郭沫若 《豕蹄·楚霸王自6*杀》:“我听说 刘邦 悬着千金的赏格,购我的头首,得到我的首级的还可以封万户侯。”
(2).头领,为首的人。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请令所由切加收捉,如获头首,所在决杀。” 宋 岳飞 《平荡盗贼功赏札子》:“虔盗如 陈顒 、 罗闲 十等四百餘党,自为头首,各成寨栅。”《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三年》:“有能反间致头首者,许以封侯裂土之赏。” 胡三省 注:“头首,谓诸蛮渠帅也。”
(3).次序或位置在前的。《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这是我的个头首孩子,那穷就説不得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头首汉语 快速查询。
“头首”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解释:
指人或动物的头部,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斩首或身体部位。例如:
表示群体中的领导者或核心人物,多用于历史或军事语境:
指排列或时间上的优先性,常见于口语或古典小说: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古籍或特定方言中。其核心语义围绕“头部”和“首要地位”展开,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头首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拆分为“首”和“头”两个部分。其中,首(shǒu)指的是事物的第一个部分或者最重要的部分,头(tóu)则是指身体或物体的最上面部分。
这个词来源于古汉字的写法。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图形来表示事物,而“头首”的写法也是如此。它是由一个形状类似于人头顶上发髻的部分和一个象征事物首位的直线构成。
在繁体字中,头首的写法和简体字相似,只是结构稍有变化,会多出一些笔画。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头首通常是采用“首”的形状来表示。“首”在古代写法中被写成一个类似人头发髻的形状,上面有一条横线。整个字形象征着事物的首位。
下面是一些关于“头首”的例句:
一些和“头首”相关的组词有:首领、首相、首席、头目、头等等。
与“头首”相近的词语有:头号、首要、首位、首要等。
反义词方面,可以和“头首”相对的词语有:末尾、尾声、尾部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