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投袂荷戈的意思、投袂荷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投袂荷戈的解释

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投袂荷戈”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或保卫国家。其中“投袂”意为挥动衣袖(表示决绝),“荷戈”指扛起兵器。

  2. 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梁书·元帝纪》:“幕府据有上流,实惟分陕,投袂荷戈,志在毕命。”。后《周书·于谨传》中也有引用,描述丞相在国家危难时“投袂荷戈”以匡救社稷。

  3. 用法与特点

    • 多用于书面语,含褒义,强调为国奉献的决心。
    • 成语结构为联合式,属古代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
    • 近义词包括“投袂援戈”。
  4. 示例延伸
    如《周书》中的例句:“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丞相志在匡救,投袂荷戈,故得国祚中兴。”,生动展现了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形象。

  5. 总结
    该成语通过“挥袖扛戈”的具象动作,传递出强烈的忠勇精神和家国情怀,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对忠臣义士的赞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投袂荷戈》的意思

《投袂荷戈》是一个成语,意为拿下军袍与战戈,表示投身军旅,参与战斗的决心和意愿。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投袂荷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投、袂、荷、戈。其中,“投”的部首是手,笔画数为十一;“袂”的部首是衣,笔画数为十;“荷”的部首是艸(草的意思),笔画数为十二;“戈”的部首是戈,笔画数为四。

来源

《投袂荷戈》出自《三国演义》第81回,是形容关羽投奔刘备的场景。刘备对关羽说:“子龙既降曹丕,汝差人去请。”关羽立即表示决心:“若一旦降曹,切身撕裂敌人,投袂荷戈。”

繁体

“投袂荷戈”在繁体字中的写法為「投襪荷戈」。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法中,可以采用古篆字体来写“投袂荷戈”:投袂荷戈。

例句

他们毅然决然地投袂荷戈,加入了*********的行列。

组词

组词有:投身、袂间、荷枪、戈戟。

近义词

近义词有:投戈披甲、举刀跃马。

反义词

反义词有:缩手缩脚、畏敌怯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