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筒中布的意思、筒中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筒中布的解释

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文选·左思<蜀都赋>》“黄润比筒” 晋 刘逵 注:“黄润,谓筒中细布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 为侍中, 南郡 太守 刘肇 遗筒中笺布五端, 戎 虽不受,厚报其书。”按《晋书·王戎传》作“筒中细布五十端。” 唐 白居易 《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卷作筒中布,舒为席上珍。”亦省称“ 筒布 ”。 唐 韩翃 《送故人归蜀》诗:“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支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筒中布”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古代一种精细布料,因常被卷成筒状存放而得名。这种布质地轻薄细腻,属于高档纺织品,常见于《文选》《世说新语》等古籍记载。

  2. 历史文献佐证

    • 晋代刘逵注《蜀都赋》时提到“黄润,谓筒中细布也”,说明其作为蜀地特产的身份
    • 唐代韩翃诗句“客衣筒布润”印证了该布料在服饰中的应用
    • 《世说新语》记载刘肇赠王戎“筒中笺布五端”,反映其作为贵重礼物的价值
  3. 别称与关联词 该布在不同文献中又称“筒布”“笺布”,如《晋书》将“筒中布”简称为“筒布”。

注:提及该词作为成语表示“未雨绸缪”,但此解释未见于其他权威文献,可能为个别释义。建议以古代纺织品释义为主要理解方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筒中布》的意思

《筒中布》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事情已经在内部安排好了,无需再做其他的安排或改变。

拆分部首和笔画

《筒中布》的拆分部首为竹字底部的点,并且拥有12画。

来源

《筒中布》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读通鉴论》的一篇文章中,文章中描述了一个人把布垫在竹的筒子里的情景,意味着事情已经安排完毕,无需再操心。

繁体

《筒中布》的繁体字为「筒中佈」。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筒中布》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字形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整体含义没有改变。

例句

他将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只需要按照《筒中布》的要求去执行。

组词

布置、安排、计划、预先安排

近义词

一切已就绪、事先安排、事前准备好

反义词

一切未决、事情未安排、事无准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