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商口岸的意思、通商口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商口岸的解释

[treaty port;trading port] 以前作为互不往来的总政策的例外而开放,根据条约与其他国家进行商业交往的中国、日本和朝鲜的海港、河流港口和内陆城市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通商口岸是指国家根据条约或政策开放给外国进行贸易活动的特定港口、城市或边境地区。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通商口岸(treaty port)是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压力下,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的贸易节点。最初特指沿海沿江港口(如上海、广州),后扩展至内陆城市(如重庆、武汉)。

二、核心特征

  1. 条约强制性:多数通商口岸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被迫开放,属于"互不往来政策的例外";
  2. 功能复合性:既是商品贸易枢纽,也是外国设立租界、行使领事裁判权的区域;
  3. 地理扩展性:从1843年首批5个沿海口岸,到20世纪初增至70余个,涵盖海港、河港与陆路边境。

三、双重影响

四、相关概念辨析

与普通口岸(泛指所有贸易港口)不同,通商口岸特指条约强制开放的、具有半殖民地性质的特殊贸易节点。

如需了解具体条约口岸清单或经济影响案例,可查阅《近代通商口岸》课件等文献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外界进行贸易和商业往来的入境或出境的地点。商务交流和国际贸易的便利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通商口岸的发展和管理。

拆分部首和笔画:通(门,贝),商(口,日),口(口),岸(山,厂)。

来源:《通商口岸》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可以追溯到明代。《明史》记载了明成祖朱棣设立的制度“通商口岸”的相关内容。

繁体:通商口岸(繁體:通商口岸)

古时候汉字写法:通商口岸这个词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并无太大差异。

例句:他们在通商口岸进行了大规模的贸易活动。

组词:对外开放、贸易往来、进出口、国际贸易。

近义词:国际口岸、海关、贸易港口。

反义词:封闭口岸、禁运区、贸易禁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