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利相死的意思、同利相死的详细解释
同利相死的解释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淮南子·兵略训》:“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词语分解
- 同利的解释 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礼记·哀公问》:“车不雕几,器不刻鏤,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 郑玄 注:“与之同利者,上下俱足也。”《史记·高祖本纪》:“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 相死的解释 谓以死相救。《国语·齐语》:“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 韦昭 注:“致死以相救。”
网络扩展解释
“同利相死”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有共同利益的人会舍命相助,强调利益纽带对人际关系的联结作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成语意为当双方存在共同利益时,会不惜牺牲生命来维护彼此。这一概念体现了古代对利益驱动下人际关系的观察。
2.出处与典故
- 《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刘濞与胶西王密谋叛乱时,谋士应高提出“同恶相助,同欲相趋,同利相死”,成为该成语的经典出处。
- 《淮南子·兵略训》:亦有“同利相死,同情相成”的表述,强调利益与情感的双重作用。
3.结构与用法
- 语法结构:紧缩式成语,四字格式,多用于书面语。
- 感情色彩:中性词,既可描述团结合作,也可暗含功利性联结。
4.近义词与延伸
- 近义词:同恶相济、同心协力(需根据语境区分褒贬)。
- 延伸意义:常用于描述政治同盟、商业合作等利益共同体关系。
5.示例与应用
- 古籍用例:“今吴王自以为与大王同忧,原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害,同利相死。”(《史记》引文)
- 现代场景:可比喻企业竞争中利益一致的临时联盟。
注:若需完整文献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参考《史记》《淮南子》相关章节,或通过权威词典进一步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同利相死的意思
《同利相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而彼此牺牲、同生共死。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同利相死》的拆分部首为“匕”和“刀”,笔画为12画。
来源
《同利相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齐俗训》一书中。该书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所撰,其中记载了许多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智慧。
繁体
《同利相死》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同利相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据考证,《同利相死》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差异。
例句
他们两个是生意伙伴,不顾个人安危,同利相死。
组词
生死同利、共同利益
近义词
背水一战、同仇敌忾
反义词
各为其利、各行其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