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痛惩的意思、痛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痛惩的解释

(1).严厉地惩戒。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又 嘉祐 中士人 刘几 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嶮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 欧阳公 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时体为之一变。”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打花轿》:“不逞之风,渐不可长,公请府公痛惩之。”

(2).指严加惩办。《宋史·张永德传》:“ 世宗 亲征,战於 高平 ,大将 樊爱能 、 何徽 方战退衄…… 永德 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 梁启超 《禁早婚议》:“夫以一人杀一人,以一人侵一人之自由,就法律上,犹必按其害群之罪而痛惩之。”

(3).深切地警戒。 宋 朱熹 《与吴茂实书》:“近来自觉向时工夫止是讲论文义,以为积集义理,久当自有得力处,却於日用工夫全少检点……今方深省而痛惩之,亦欲与诸同志勉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痛惩(tòng chéng)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痛”和“惩”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严厉地惩处或警戒,强调惩罚的力度与深刻性,以达到惩戒、警示的目的。

  1. 词义解析:

    • 痛:此处取其引申义,表示“深切地、彻底地、严厉地”。它修饰“惩”,强调惩罚的程度之深、力度之大。
    • 惩:本义为“警戒、处罚、责罚”。指通过施加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使受罚者认识错误并引以为戒,同时也警示他人。
    • 合义:“痛惩”即指以严厉的手段进行惩罚或警戒,带有让受罚者深刻吸取教训、杜绝再犯的意图。其语义重心在于惩罚的严厉性和警戒的深刻性。
  2. 用法与语境:

    • 常用于描述对严重错误、罪行或不良行为所采取的强硬、不留情面的处罚措施。
    • 强调惩罚的目的不仅是处罚本身,更在于根除弊端、以儆效尤。
    • 例句:
      • 对于贪污腐败分子,必须痛惩不贷。(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朝廷下令痛惩叛乱者,以安定民心。(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这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应予以痛惩。(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权威释义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对“痛”的释义包含“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义项(如“痛击”、“痛改前非”),对“惩”的释义为“处罚”。虽然没有单独列出“痛惩”词条,但其构成和含义符合该词典对语素义的界定。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该词典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之一,收录古汉语词汇丰富,其语素释义和例证为理解“痛惩”提供了深厚的依据。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强调现代汉语的规范性用法,其对“惩”的释义(“处罚;警戒”)和“痛”的相关义项支持“痛惩”表示“严厉惩处”的含义。

“痛惩”意指严厉、彻底地处罚或警戒,其核心在于强调惩罚的力度和深度,旨在使受罚者深刻反省并警示他人,杜绝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其语义体现了对错误或罪行零容忍的态度和坚决纠正的决心。

网络扩展解释

“痛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痛惩”指通过严厉的惩罚手段,使被惩戒者深刻感受到痛苦,从而达到警示或纠正的目的。核心在于强调惩罚的力度和效果,而非简单的处罚行为。

二、详细解释

  1. 严厉惩戒
    指对错误行为采取严格的惩戒措施。例如宋代欧阳修在科举考试中,因反对浮夸文风,对采用“怪嶮之语”的考生“一切弃黜”,以此整顿学风。
  2. 严加惩办
    多用于法律或纪律层面,如《宋史》中记载世宗对临阵脱逃的将领“痛惩其失”,以维护军纪。
  3. 深切警戒
    侧重于通过惩罚引发自我反思,如朱熹曾以“痛惩”形容对自身治学疏漏的深刻反省。

三、用法与示例

四、相关辨析
“惩”字本身包含“警戒”与“处罚”双重含义(),而“痛惩”更突出惩罚的严厉性和警示性,与“严惩”近义,但情感色彩更强烈。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或语言学演变,可参考《梦溪笔谈》《宋史》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傲纵冰丝絃鉢盂精参与草船娼寮楚人一炬摧落啖噬烦苦翻蔓负土成坟浮疑公牛禾田画旒华名检驳奸不厮瞒,俏不厮欺坚直郊恩诘盘羁蹇旌纛静秀郡伯居下讪上客人空缘兰子良执连染榴莲鑪鼎之客邈绝摩拊蟠桃杯飘举铺翳乾燥剂青镜轻武器戎垒乳姥涩讷尚方仗沈李浮瓜沈水説听私短汤禹体勘投身纸讬实望风响应挖云微挠五义宪规衔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