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爵的意思、常爵的详细解释
常爵的解释
素常用以罚酒的酒器。《礼记·投壶》:“毋幠,毋敖,毋偝立,毋踰言,偝立踰言有常爵。” 郑玄 注:“常爵,常所以罚人之爵也。”
词语分解
- 常的解释 常 á 长久,经久不变: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时时,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 爵的解释 爵 é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 古同“雀”。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常爵”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礼仪活动中的罚酒器具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后的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常爵”指古代投壶礼仪中用于罚酒的固定酒器。在《礼记·投壶》中记载:“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偝立逾言有常爵”,郑玄注解为“常所以罚人之爵也”,说明这是专门用于惩罚违反礼仪者的酒具。
-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周代投壶游戏中的惩罚机制。当参与者出现背立、高声喧哗等违反规则的行为时,需用此固定容器饮酒以示惩戒。
-
字义分解
- 常:此处取“固定不变”之意,强调该酒器的专用属性;
- 爵:古代青铜酒器,三足两柱,后泛指饮酒容器。
-
文化意义
反映了周代礼仪制度中“寓教于礼”的特点,通过固定惩罚器具强化规则意识,体现了古代礼乐文明对行为规范的重视。
-
现代延伸
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但在研究古代礼仪制度、酒文化或《礼记》相关文献时仍具参考价值。
建议需要深入研究的读者可查阅《礼记·投壶》原文及郑玄注疏,或参考权威古籍注解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常爵(cháng jié)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一个常常得到封爵的人。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常字的部首是巾,爵字的部首是父。常字的笔画数是5,爵字的笔画数是10。常爵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制,指的是被封为爵位的人,他们通常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位。
在繁体字中,常爵的写法是常爵。古时候,常爵的汉字写法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现代所见的样子,没有特别的变化。
例句:
1. 他是这个国家的常爵,一直受到皇帝的信任和赏识。
2. 这位同学在学生会中表现出色,也被评为了学校的常爵。
常爵的组词:常常、常见、常青、爵位、封爵等。
常爵的近义词:常封、常加爵位。
常爵的反义词:非常爵、非封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