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停匀的意思、停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停匀的解释

均匀;匀称。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纳紬绢尺度》:“宜令诸州道府,来年所纳官绢,每匹须及一十二两,其絁紬只要夹密停匀,不定斤两。” 宋 姜夔 《续书谱·疏密》:“书以疎为风神,密为老气。如佳之四横,川之三直,鱼之四点,画之九画,必须上笔劲静,疎密停匀为佳。”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端砚﹞其受墨也,差差鳞鳞,融洽停匀,石与墨得,墨与石亲,沛然膏流,油然酎醇。” 叶圣陶 《李太太的头发》:“她因此特别爱重她的头发,……如果有一缕还欠妥贴,有一处尚未停匀,她是不惜化加倍的工夫从新梳过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停匀"是汉语中描述事物均匀协调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五方面解析:

  1. 释音与结构 该词读作tíng yún,属并列式合成词。《汉语大词典》指出"停"取"均等"义,"匀"表"均衡"义,二字同义互注构成双声关系。

  2. 核心释义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本义指物体各部分比例协调,如"亭台结构停匀"。引申义涵盖:

    • 事物分布均衡(如"墨色停匀的山水画")
    • 动作节奏和谐(如"舞步停匀优美")
    • 时间间隔有序(如"更鼓声停匀传来")
  3. 出处源流 最早见于南宋姜夔《续书谱》:"疏密停匀,最为难工",论书法结体布局。《骈雅·释诂》明确训释:"停匀,均也",确立其规范语义。

  4. 应用示例 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载:"设色必于阴阳相背处,层层渲染,方觉停匀",展示艺术领域应用。现代多用于工艺评价,如瓷器釉色、织锦纹样等。

  5. 现代拓展 语言学研究表明,该词保留古汉语双声构词特点,与"均匀""匀停"构成同素逆序词群,体现汉语词汇的对称美(《汉语对称造词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停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有以下两层:

  1. 均匀、匀称
    常用于描述事物分布、形态或节奏的平衡协调状态。例如:

    • 书法中形容笔画疏密得当、结构平稳;
    • 音乐中可指节拍或音调的平稳均匀;
    • 文学作品中可指语言节奏的和谐流畅,如“诗句停匀,朗朗上口”。
  2. 方言中的“停当”或“妥当”
    在部分方言中(如吴语),该词可能引申为“安排妥当”或“事情准备就绪”。例如:“行李都收拾停匀了,随时可以出发。”

注意:该词与“亭匀”常被混用,但“亭匀”更强调形态的匀称美感(如形容身材匀称),而“停匀”侧重整体的平衡性。若需更精准的解读,建议补充具体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襃旌博徵布颿赤资资喘急绰号大礼堂导翊德能饤斗低首下心地厌断袪房官高絃观心挂一漏万汉苗胡适羁泊玑衡锦被金珥金李谨直祭仪极左钧旨开荒剑孔贾两淮柳隆卿緑浪马容媒绍眉头一放,计上心来密谕摩尼珠农隐女大十八变屏帷铺司铺胸纳地乞四散盘三寿声情并茂沈瞀十守数量级书囊无底肆觐痠痛宿设桃李年天网尉律吾膝如铁辖戛匣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