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亭伯的意思、亭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亭伯的解释

汉 魏 爵位名。《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黄初 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参见“ 亭侯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亭伯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崔骃的表字,其含义需结合古代姓氏文化与历史背景解析:

一、字义溯源

“亭伯”由“亭”与“伯”二字构成:

二、历史人物专指

“亭伯”特指崔骃(?—公元92年),东汉涿郡安平人:

  1. 家世背景:出身儒学世家,祖父崔篆为王莽时学者,父崔毅隐居不仕。
  2. 仕途经历:汉章帝时以文才受荐入朝,后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任主簿。因屡次谏言忤逆窦宪,贬为长岑长,未赴任而归乡。
  3. 文学成就:擅辞赋,代表作《达旨》仿扬雄《解嘲》,以问答体抒写士人节操,收入《后汉书·崔骃传》。班固赞其“著述十余万言,辞甚典美”(《后汉书》卷五十二)。

三、文化意象延伸

后世以“亭伯”为典故,象征两类意象:

  1. 怀才不遇的文人典型:如杜甫《寄李十二白》诗“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以崔骃、祢衡并提,喻才士困顿。
  2. 直谏守节的臣子典范:明代宋濂《文原》称“崔亭伯之文,峻洁有骨”,强调其文风与人格的统一性。

权威参考文献:

注:现代汉语中“亭伯”已无独立词汇意义,仅作为历史人物代称或典故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亭伯”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历史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解释:

1.汉魏时期的爵位名

根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记载,亭伯是汉魏时期的一种爵位,具体指公之庶子的封号(如“公之庶子为亭伯”)。这一制度在黄初三年(222年)确立,用于区分不同等级宗室成员的封爵。

2.历史人物的表字

“亭伯”也是东汉文学家崔骃的表字。据《后汉书》记载,崔骃才华横溢,曾作《四巡颂》称颂汉德,受到汉章帝赏识。因其表字为“亭伯”,后世诗文常以此代指他,例如唐代诗歌中可见相关典故。

补充说明

部分现代网络解释提到“亭伯”是对亲戚长辈的尊称(如叔伯、舅父),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与古代爵位名称混淆,建议以历史文献记载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本缺贬流弊幸操之过激怅望肠绪穿文凿句噡噡大优斗建多伦多大学泛菊风戽风篁风猷歌坛工程公家人工伤保险觏侮海甸恒弊红牌滑腻腻火灵匠师娇媄戛然而止急斗景功进退无所极位鲁夯落花流水买进卖出埋头苦干眉尖眼尾靡然从风迷亡纳喊槃互漂零平遣峭絶绮粲起码全策饶益软绵绵骚音麝脑勝常社评守械衰慵太平天子污劣洿涂仙女庙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