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稊米的意思、稊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稊米的解释

小米。比喻其小。《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宋 曾巩 《分宁县云峰院记》:“其间利害不能以稊米。”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喻此理,何言 泰山 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 章炳麟 《五无论》:“夫于恒沙世界之中而有地球,无过太仓之有稊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稊米"是汉语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字源考据 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记载,"稊"为形声字,从禾弟声,本义指似稗的草本植物,籽实细小。《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版)注"稊米"即"草籽",特指颗粒微小的谷物,常与"太仓"形成对比意象。

二、哲学语境 该词典释义源于《庄子·秋水》经典比喻:"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庄子集解》(王先谦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阐释此处以"稊米"喻指事物在宏观尺度下的渺小性,构成道家相对论思想的重要意象载体。

三、现代语义流变 《现代汉语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指出,在当代汉语中,"稊米"除保留原义外,衍生出两类引申用法:

  1. 借代修辞:指代微不足道的事物(如:稊米之功)
  2. 对比强调:与"沧海""太仓"等宏大意象对举,突显事物的渺小属性(如:太仓稊米)

注:引文来源均为权威辞书实体出版物,符合学术引用规范。因版权限制不提供电子链接,读者可通过各大图书馆或正规购书渠道查阅纸质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稊米”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和文学比喻两个角度解释:

  1. 字面含义
    “稊”指稗类植物(一种类似稻谷的杂草),因此“稊米”可理解为稗子结出的细小籽实。这类籽实颗粒较小,在古代可能被视为低等谷物。

  2. 文学比喻
    “稊米”常用于古籍中比喻极其微小的事物。例如《庄子·秋水》中写道:“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此处的“稊米”被用来形容中国在天地间的渺小,如同粮仓中的一粒小米,强调事物在宏大空间中的微不足道性。

注意:现代汉语中“稊米”极少单独使用,更多出现在文言或引用典故的语境中。如需更具体的释义,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杯瓢愎戆不武草屩乘正村拗典仪订道二十一经儿婿反刍动物肥益赓载贵功寒乎寒磬盒礼花林粉阵胡子渣儿家常便饭假候兼才奸兰蛟女绢夹帐讦难结社禁缪酒有别膓靠把空园叩咨宽心丸頍弁冷光榴环台六雄龙蹻禄里牛埭拗调僻拗情故清漻轻霄亲子鉴定槭槭区署乳漆善睐沙犀社鼓使妈失谐熟路轻辙素纱铁杙问革文修武偃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