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书表彰。多用于死者。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吴翠凤》:“邑令敬其节操,为悬额题旌,并佽助焉。” 章炳麟 《辨诗》:“铭者自名,器有题署。若士卒扬徽,死者题旌,下及楬木以记化居,落马以示毛物,悉铭之属。”参见“ 旌表 ”、“ 旌典 ”。
“题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í jīng,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指在碑石、匾额等物体上题写文字以表彰或纪念某人,多用于对逝者的褒扬。例如清代黄轩祖《游梁琐记》中提到地方官员为表彰吴翠凤的节操,“悬额题旌”并给予资助。
词义构成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纪念或赞美逝者的品德、功绩,常见于官方或民间对忠孝节义行为的褒扬。例如章炳麟《辨诗》中提到“死者题旌”,即通过文字记录逝者事迹以示敬意。
近义词与关联词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游梁琐记》《辨诗》等文献原文。
《题旌》是一种含义丰富的词语,指的是在旗帜上或者其他醒目处题写文字,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纪念、赞颂或宣告。
《题旌》这个词可以拆分为:“题”和“旌”两个部分。其中,“题”的部首是“言”,表示与语言有关;“旌”的部首是“方”,表示与方向、位置有关。《题旌》共有10个笔画。
《题旌》这个词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用来形容尊重、赞颂或宣告一定的文字在旗帜或标记上展示出来。在繁体字中,“题旌”可以写作“題旌”。
古时候,“题旌”通常是以水墨书写在旗帜、牌坊或古碑等醒目的地方。由于书写工具和技术的限制,古代的“题旌”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书法家或碑刻师精心制作。
1. 在国庆节这一天,国旗上隆重地题旌了*********成立的时间。
2. 这个纪念碑上的题旌显示了人民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题字、旌旗、题名、题词、旌旗文、题石、道标。
题字、题碑、题牌、宣告、纪念。
隐藏、隐蔽、掩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