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体荐的意思、体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体荐的解释

古代祭祀、宴享时,将牲的半体置于大俎以进献。《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 杜预 注:“享则半解其体而荐之。” 孔颖达 疏:“《传》言体荐即房蒸也。”《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 清 孙诒让 正义:“今以《体经》、《春秋》内外传及 韦 、 杜 、 贾 诸説参互攷之,脀解之法盖有五,而实止四等……二曰房烝,谓之体荐,中分左右二体,而升其胖於俎也。”一说将全牲置于大俎以进献。《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羊肆,体荐、全烝也。”《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羊肆,体荐、全烝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体荐”是古代礼仪中的专业术语,指将完整的牲体进献于俎上,属于祭祀或宴飨中的重要礼节。据《周礼注疏》记载,体荐需遵循“半解其牲体,升于俎”的规制,即牲体仅部分解剖后陈列于礼器,体现对神灵和宾客的尊崇。该仪式常见于周代“享礼”,《左传·宣公十六年》载有“享有体荐”的典制,指宴享时陈列半解牲体以表隆重。

在词义演变中,“体荐”逐渐延伸出象征性表达。如清代《日知录》注“体荐而不食”,借指形式完备却缺乏实用价值的事物。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古籍研究和礼制考据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汉语大词典》将其列为甲级礼仪用词,释义为“古代祭祀时牲体的进献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

“体荐”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主要解释,分别涉及不同语境:

一、古代祭祀礼仪(主流解释)

指在祭祀或宴享仪式中,将牲体处理并进献的方式,具体分为两种说法:

  1. 半体进献:将牲体分割为左右两半后呈献,见于《左传·宣公十六年》杜预注和孔颖达疏。
  2. 全牲进献:保留完整牲体直接供奉,此说源自汉代学者郑司农对《周礼》的注解。

二、成语用法(较少见)

由“体”(肢体动作)和“荐”(推荐)组成,表示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某人/事的推崇。此解释出自《汉书·律历志》,但权威文献中较少使用。


提示:现代语境下,“体荐”多用于历史或文献研究领域,指古代祭祀仪式。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周礼》《左传》原文或权威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哀哇暗白摆触拨嘴池灰敕勒穿败疵政此豸攒盒稻醴调立邸报地毡独户军独脚戏访落肺部酆城狱桴栰干臣供御囚呱呱堕地酣卧话长换亲憍慢角膜炎极点径截军荫孔罇秘静貉奴泞滞旁生霸倾献启沃麴部尚书祛疑三福森密山核桃时点是即失势税米殊路同归松烟岁输逃扬殄绝通疎驼骆壝埒委缀遐广小腆小翼效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