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绠的意思、铁绠的详细解释
铁绠的解释
铁索;铁链。 宋 刘克庄 《再和实之》之二:“谁将铁綆横 江 锁,莫靠琵琶出塞弹。”《宋史·韩世忠传》:“以海舰进泊 金山 下,预以铁綆贯大鉤授驍健者。”
词语分解
- 铁的解释 铁 (鐵) ě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形容坚硬: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 形容确定不移: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 形
- 绠的解释 绠 (綆) ě 汲水用的绳子:绠短汲深(喻才力不能胜任,多用作谦辞)。 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铁绠”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tiě gěng
- 含义:指铁制的绳索或链子,通常用于固定、牵引或军事用途。
引证与用例
- 古代诗文
宋代刘克庄在《再和实之》中写道:“谁将铁绠横江锁,莫靠琵琶出塞弹。” 此处“铁绠”指横跨江面的铁索,用于封锁水道。
- 史书记载
《宋史·韩世忠传》提到,韩世忠曾用铁绠贯穿大钩,作为水战中的防御武器:“以海舰进泊金山下,预以铁绠贯大钩授骁健者。”
综合解析
- 材质与功能:由铁制成,兼具坚固性和耐用性,古代多用于军事防御(如江面封锁、战船固定)或工程设施(如桥梁、器械牵引)。
- 文化延伸:在文学中,“铁绠”常象征强力的束缚或不可逾越的障碍,如刘克庄诗句中的意象。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古代军事文献或汉语词典(如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铁绠的意思
铁绠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指的是用铁丝捆扎的细绳子,常用于束缚和捆绑物体。
拆分部首和笔画
铁绠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钅”和“糸”。它的总笔画数为15画。
来源
铁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解缆而行,約为绕於船上,以周北贼。”意思是指解开缆绳,用铁细绳绕在船上,以牢固地保护船只,以防止北方的盗贼袭击。
繁体
铁绠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鐵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铁绠的字形是「鐵綱」,其中的“綱”更直接表示绳子的形状。
例句
1. 他用铁绠将木料牢牢地捆扎在一起。
2. 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捆被铁绠绑起来的黑色塑料袋。
3. 古代囚犯常被束缚在硬邦邦的铁绠上。
组词
1. 绑铁绠
2. 铁绠笼
3. 铁绠缚
近义词
铁索、钢索、铁链
反义词
解铁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