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功臣的护卫兵。《续文献通考·兵六》:“﹝ 洪武 ﹞二十三年三月,置公侯伯屯戍百户,给以铁册。初,帝以公侯伯有大勋劳,人赐百二十人为从者,曰奴军。及其年老还乡,命设百户一人,统众卫之,俾屯戍以食,赐以铁册,给以印,俟其子孙承袭则罢之。时谓铁册军。”参见“ 铁册 ”。
铁册军是明太祖朱元璋为管理功臣而设立的特殊军事组织,其核心特点与历史背景如下:
铁册军是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赐予开国功臣的护卫部队,最初称为"奴军",后因使用铁制名册作为凭证得名。其主要成员为功臣的侍从,每名功臣可获赐120人。
该制度体现了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策略,通过军事编制将功臣与皇权捆绑,既保障功臣待遇又削弱其独立势力,为"胡惟庸案"后强化君主专制的配套措施之一。
注:更多制度细节可参考《续文献通考·兵六》原始记载。
《铁册军》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严格纪律的军队。这个词的意思比喻力十分强,形象地表达了军队纪律严明、严守军纪的特点。
拆分《铁册军》的部首为:金、册、冖。它们分别位于字的左边、中间和上方。这个词的总笔画数为21画。
《铁册军》一词来源于杂剧《汉宫秋》,由清代戏曲家纪映堂所作。在剧中,《铁册军》一词被赞美为顾全大局,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的军队。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形容军队的纪律性。
在繁体字中,《铁册军》的写法是《鐵冊軍》。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铁册军》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册》在古代写法中是用冖和勺相连接,而不是现代的聚集写法。
1. 他的部队是一支真正的铁册军,每个士兵都严守纪律,执行命令。
2. 这个集体的组织纪律非常严明,形成了一支铁册军。
铁军、册封军、军队
严军、严阵以待、神经战士
松散队伍、无序军队、游击部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