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幅的意思、调幅的详细解释
调幅的解释
(1) [modulate]∶对无线电载波的幅度进行调制
(2) [amplitude modulation]∶按照待发送的信息使一个波的振幅随之变化的调制方式
详细解释
“振幅调制”的简称。使载波的振幅按照所需传送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但频率保持不变的调制方法。调幅在有线电或无线电通信和广播中应用甚广。
词语分解
- 调的解释 调 (調) à 安排处置:调令。调用。调度(?)。调动。调任。调防。调兵遣将。 访查了解:调查。调研。 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和谐好听的一组音,字音的高低升降:调子。调号。调式。腔调。曲调。大调。小调。南
- 幅的解释 幅 ú 布的宽度:幅面。双幅。宽幅。 泛指事物的宽度:幅度。幅员(“幅”是宽度,“员”是周围。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如“我国幅幅广大”)。振幅。篇幅。 边缘:边幅。 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一幅画。五幅
专业解析
调幅(tiáo fú)是现代汉语中的专业术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
语言学释义
指调整或改变幅度、范围的行为。其中“调”意为调整、调节,“幅”指宽度、范围,合称表示对某种尺度或界限的调控。
例:政策实施需根据实际情况调幅,避免一刀切。
-
无线电技术专义
作为“振幅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 AM)的简称,指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来传递信息的通信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将低频信号(如音频)叠加到高频载波上,使载波振幅随信号变化,从而实现信息传输。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广播、航空通信等领域。
例:传统广播电台常采用调幅技术发射信号。
权威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95页。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9卷第107页。
- 无线电技术定义参见《电子学术语国家标准》(GB/T 2900.56-2019)。
网络扩展解释
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简称AM)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来传递信息的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广播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原理
调幅的核心是将低频信息信号(如声音、数据)叠加到高频载波信号上。具体过程为:
- 载波信号:高频正弦波,公式为 $C(t) = A_c cos(2pi f_c t)$,其中 $A_c$ 是振幅,$f_c$ 是频率。
- 调制信号:携带信息的低频信号 $m(t)$(例如音频信号)。
- 调幅后的信号:将调制信号与载波叠加,表达式为:
$$
s(t) = left[ A_c + m(t) right] cos(2pi f_c t)
$$
此时,载波的振幅随 $m(t)$ 变化。
2.关键参数
- 调制指数(μ):表示调制深度,定义为调制信号最大振幅与载波振幅之比,即 $μ = frac{A_m}{A_c}$。若 $μ > 1$ 会导致过调制,信号失真。
- 带宽:调幅信号的带宽是调制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2f_m$),包含上边带和下边带。
3.应用场景
- AM广播:中波和短波广播电台(如传统的收音机广播)。
- 航空通信:部分飞机与塔台通信使用调幅。
- 电视信号:用于传输视频信号的亮度分量(已逐步被数字调制取代)。
4.优缺点
- 优点:实现简单、成本低、接收机结构简易。
- 缺点:抗噪声能力弱(易受雷电、电器干扰)、功率利用率低(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载波而非信息边带)。
5.与其他调制方式的对比
- 调频(FM):通过改变频率传递信息,抗干扰性强,常用于高保真广播。
- 调相(PM):通过改变相位传递信息,多用于数字通信。
示例说明
若用1 kHz的音频信号调制1 MHz的载波,调幅后信号频谱会包含1 MHz的载波频率,以及1 MHz±1 kHz的上下边带(999 kHz和1001 kHz)。
别人正在浏览...
爆发星变灭避静不尴不尬裁芟层密愁诉催进呆若木鸡刀勅點文东吴耑此二戴该成构撰规行矩止归舟黄卷青灯魂楼羁迟棘轮机轴洰理狂发篮儿嬾妇乐园联机龙飞凤舞麦英马六甲海峡配布辟邪翁扑地掀天墙上泥皮千斤犍亲祠青冥客请泥情热亲屈全国取闹区区之众三孔砂糖鱼儿饰辩识荆恨晚双关疏头飧粥梭霞堂眷龆齿鮀江土围小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