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春秋 时, 吴 灭 越 , 越王 勾践 入臣于 吴 。 吴王 病, 勾践 用 范蠡 计,入宫问疾,尝 吴王 粪以诊病情, 吴王 喜, 勾践 遂得赦归 越 。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2).谓孝亲之行。《梁书·孝行传·庾黔娄》:“时 易 ( 娄 之父)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剧,但尝粪甜苦。’ 易 泄痢, 黔娄 輒取尝之。”
(3).谓佞人贱行以媚上。《新唐书·酷吏传·郭弘霸》:“再迁右臺侍御史,大夫 魏元忠 病,僚属省候, 弘霸 独后入,忧见颜间,请视便液,即染指尝,验疾轻重,贺曰:‘甘者病不瘳,今味苦,当愈。’喜甚。 元忠 恶其媚,暴语于朝。” 宋 张九成 《十九日杂兴》诗之二:“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
“尝粪”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词义演变与历史典故、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尝粪”一词的语义从具体历史事件(勾践复国)逐步扩展,既承载了忠孝伦理的复杂性,也被赋予了对人性趋附的讽刺,甚至衍生出更广义的“以身试险”含义。不同语境中需结合背景理解其褒贬色彩。
《尝粪》一词意指亲身体验恶劣的、脏的或困苦的境况,用以形容某种不愉快的经历或感受。
段落2:拆分部首和笔画《尝粪》的拆分部首为“口”和“粪”,其中“口”表示嘴巴或声音,而“粪”则表示排泄物。整个词语共有6个笔画。
段落3:来源及繁体字《尝粪》一词来源于古代著名文人杨维桢的《扬州画舫杂诗》中的一句诗:“尝昔惨淡人世乐,此身何事尝粪香。”这句诗描述了作者的遭遇和心境。在繁体字中,“尝粪”一词的写法并无特殊差异。
段落4: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对于《尝粪》这个词,其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并无明显差异,两者形态相似。
段落5: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例句:
他曾经尝粪,所以对这种无能为力的处境深感痛苦。
组词:
尝尽苦涩、胆尝心惊、尝试、尝鲜。
近义词:
体验困苦、亲身经历不愉快的。
反义词:
享受幸福、尝到甜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