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条达的意思、条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条达的解释

(1).条理通达。《庄子·至乐》:“名止於实,义设於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成玄英 疏:“如是之道,可谓条理通达,而福德扶持者矣。”

(2).畅达;通达。《战国策·魏策一》:“ 魏 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万人。埊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游心乎道义,偃息乎卑室。恬愉无遌,而神气条达。”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至於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五》:“笺书章奏之文,体在条达。”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魏 氏之文,明畅条达,然刻意求新,故杂奇语,以骇俗流。”

(3).行疾貌。《尚书大传》卷三“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 汉 郑玄 注:“朓,条也。条达,行疾貌。”《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上清朓侧” 李善 注引 汉 郑玄 曰:“朓,犹条达也。条达,行疾貌。”

(4).断续分散貌。《孙子·行军》:“尘高而鋭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杜牧 注:“条达,纵横断絶貌也。” 王晳 注:“条达,纤微断续之貌。”

(5).臂饰。《初学记》卷四引古诗:“绕背双条达。”《初学记》卷四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仲夏端午﹞造百索繫臂……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参见“ 条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条达”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追溯至古代汉语语境。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条达”本义指“枝条舒展、畅通无阻的状态”,如《黄帝内经·素问》中“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即暗含条达之象,形容春季植物生长舒展的自然状态。

引申至抽象领域,《现代汉语词典》指出该词可表达“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之意,如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理之条达,即气之条达”,强调逻辑体系的通畅性。在中医典籍中,《伤寒论》常用“条达”描述肝气疏泄的生理功能,如《临证指南医案》载“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体现其在传统医学中的专业用法。

古代文献中另有“条达”指代“传达信息的使者”,《周礼·秋官》郑玄注“条达谓以文书往来相通”,这种用法现代已罕见。现代汉语中多保留其“通畅”“畅达”的引申义,如《辞海》例举“文理条达”用于评价文章结构。

网络扩展解释

“条达”是一个多义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条理通达
    指思路或事物结构清晰、逻辑分明。例如《庄子·至乐》中提到“是之谓条达而福持”,强调条理分明才能稳固福泽。此义项多用于哲学或文学语境,描述思维或表达的严谨性。

  2. 畅达;通达
    既可指地理上的畅通(如《战国策·魏策一》描述魏国地势“条达辐凑”),也可形容心境通透(如《淮南子·俶真训》中“通洞条达”),强调无阻碍的状态。

  3. 传统饰物
    特指古代端午节佩戴的五彩丝织品。唐代《初学记》记载“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说明其作为节日赠礼的习俗。

  4. 其他引申义

    • 行疾貌:形容行动迅速(见于部分低权威性来源,如、6)。
    • 断续分散:描述事物零散分布的状态(如、7提及)。

建议:若需深入考证古典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庄子》《战国策》等原典,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抚使熬熬汲汲八都儿白澄浆拜词八衢变本加厉筚篥并亲超群轶类澄幽存储器大罗地形东谈西说断毁恶俗凤麟粰鬻蛤蚌贾祸过涯河塘患处壶中天坚刃甲舍井场襟江带湖鸡埘积疑居心磕扑扑駃雨老儿子老眊恋空桑连枝树率心濔迆奈河桥扑脸儿七弯八拐全器遶佛桑黄桑槿少年老成砂鼠深刑豕分蛇断四顾太侈天睠投资公司,投资信托公司徒河物镜贤操显显小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