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时疆界上的报警标志。《墨子·杂守》:“候出置田表,斥坐郭内外立旗帜,卒半在内,令多少无可知。即有惊,举孔表;见寇,举牧表。” 孙诒让 间诂:“田表,候出郭外所置之表。”
“田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解释如下:
“田表”指古时设置在疆界上的报警标志,用于军事防御或边境警戒。当敌人入侵时,通过特定信号(如举旗、燃烟等)传递警报。
该词最早见于《墨子·杂守》,原文记载:
“候出置田表,斥坐郭内外立旗帜……即有惊,举孔表;见寇,举牧表。”
意为:斥候在城外设置“田表”,并在城墙内外竖立旗帜,遇紧急情况或敌军入侵时,通过不同标志传递信号。
主要用于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例如:
“田表”是古代军事术语,现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墨子》等典籍或古代防御制度时具有重要意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墨子》原文及孙诒让的《间诂》注释。
田表(tián biǎo)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农田的边缘、边界或者周围的区域。
田表的部首是田,笔画数为9画。
田表一词来源于中国农耕文化,田地是农民劳动的重要场所,田表则是指田地周围的区域。
繁体字“田表”的写法与简体字没有区别。
在古代,田表的写法并没有明显差异。
1. 农民在田表种植了庄稼。
2. 他们挖沟分割出不同的田表。
田地、田园、田野、田间、田庄
农地、田埂、农田、田境
都市、城市、街道、城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