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条缨的意思、条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条缨的解释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 绦 ”。《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 郑玄 注:“条,读为絛。其樊及缨以絛丝饰之而五成。”《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 适 脱衰絰,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条缨”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和古文献用例进行解析:

  1. 词义溯源:该词最早见于《礼记·玉藻》“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其中“缨”指系冠的带子,“条”则形容其细长状,组合后特指古代礼冠上的丝质系带。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缨”为“冠系也”,佐证其与冠冕的关联性。
  2. 功能演变:在《周礼·夏官》记载中,条缨不仅是实用物件,更是身份象征,大夫以上用素丝,士用练丝,材质差异体现等级制度。宋元时期逐渐演变为泛指装饰性系带,如朱熹《家礼》载“婚服用绛条缨”。
  3. 现代转义: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在当代汉语中已罕用,仅存于方言词“红条缨”,指传统婚嫁服饰中的红色装饰带。语言学家王力在《古汉语字典》中指出,这类古语词保留着中华礼仪文化的物质载体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条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条缨(读音:tāo yīng)指丝制的带子,主要用于装饰驾车的马匹或作为冠饰。其中“条”通“绦”(即丝带),而“缨”则指系冠的带子或马饰。

文献出处

  1. 《周礼·春官·巾车》提到:“革路,龙勒,条缨五就。” 郑玄注解:“条,读为绦。其樊及缨以绦丝饰之而五成。” 此处描述的是用丝带装饰车马的细节。
  2.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记载:“适脱衰絰,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 这里指用条缨作为冠饰的礼仪场景。

其他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周礼》《晏子春秋》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奔绌兵众茶船衩袒辰仪赐尺爨涤道同志合地精栋折二麦儿媳泛舟发石车诡诞不经跪礼蒿焄合衣恢富家丑不可外扬噭哮甲械聚星开国大典口诉款计寥窙领洗立时理学颅盖卤鹼罗裙魅人猛捷面坊冥穷南北尼聃捏码怒潮强身穷鬼僧録禅代上宙善哉膻中神甫时乖运蹇衰衰水碓说老婆舌头四海皆兄弟弢迹匿光畋马跳伞塔通条哇啦,哇喇罔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