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条缨的意思、条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条缨的解释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 绦 ”。《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 郑玄 注:“条,读为絛。其樊及缨以絛丝饰之而五成。”《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 适 脱衰絰,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条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条缨(读音:tāo yīng)指丝制的带子,主要用于装饰驾车的马匹或作为冠饰。其中“条”通“绦”(即丝带),而“缨”则指系冠的带子或马饰。

文献出处

  1. 《周礼·春官·巾车》提到:“革路,龙勒,条缨五就。” 郑玄注解:“条,读为绦。其樊及缨以绦丝饰之而五成。” 此处描述的是用丝带装饰车马的细节。
  2.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记载:“适脱衰絰,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 这里指用条缨作为冠饰的礼仪场景。

其他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周礼》《晏子春秋》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条缨的意思

《条缨》是一个中文词语,其意思是“整理领口和袖口上的缨带,使之规整有序”。该词也常用来比喻整顿军纪或整理纷乱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条缨》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缶”和“糸”。其中,“缶”表示马缰绳,“糸”表示丝绳。按照规则的笔画顺序,它的笔画数为12画。

来源与繁体

《条缨》源自《左传·文公十四年》:“上仲至,及弗及币,皆过对翟,救其所不及者。”其中,“条”指整顿,而“缨”指马的缰绳。繁体字为「條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条缨》的字形为「條纓」。

例句

1. 军队受到整顿,纪律比以前更加严明了,这是对战士们的一种条缨。

2. 领导要求员工整理文件,使之变得井井有条,这是对工作的一种条缨。

组词

条理、整顿、编织

近义词

规整、整理、整顿、整齐

反义词

混乱、松散、无序、凌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