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ve student all over the world] 比喻所教导的弟子众多,成为有用之材而遍布各地
见“ 桃李满天下 ”。
“桃李遍天下”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该成语比喻培养的学生或后辈人才众多,遍布各地。其中“桃李”代指学生,源自桃树和李树果实繁多的特性,象征人才辈出。
最早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代武则天时期,宰相狄仁杰举荐贤才,其推荐的门生遍布朝野,后人以此典故形容师者育才之广。
•近义词:桃李满天下、桃李盈门、门墙桃李
•用法:多作宾语或分句,含褒义,常用于赞美教师或教育者。
•示例:
冰心曾写道:“她的桃李遍天下,敬佩者更是不少。”
姚雪垠《李自成》中描述:“黄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
成语通过“桃李”的意象,既体现师者育人成果的丰硕,也反映中华文化尊师重道的传统。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资治通鉴》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桃李遍天下》是一个成语,表示优秀的学生或者学者遍布世界各地。桃李代表学生,遍天下表示遍布全世界。
桃李:桀木辶+木4 李:木+子7
遍:辶+扉12 天:大+一5
下:一+卜2
《桃李遍天下》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齐东野语》一书中的《桃李园》的诗句:“何況人材,不唯归园拜,桃李遍天下。”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桃李园中充满了优秀的学生。
《桃李遍天下》的繁体形式为《桃李遍天下》。
在古代,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他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老师,真可谓是桃李遍天下。
桃源、桃子、李子、桃李满天下、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学子如云、学术昌盛
人才稀缺、学术荒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