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掩藏才智,待时奋起。《晋书·慕容垂载记》:“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韜光俟奋耳。”
“韬光俟奋”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二、释义与出处
指隐藏才能或才智,等待时机奋发而起。出自《晋书·慕容垂载记》:“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后多用于形容人在逆境中低调积累实力,待机而动的智慧策略。
三、近义词
四、用法与示例
五、应用场景
适用于描述个人成长、职场策略或历史人物隐忍待发的经历,如:“他蛰伏十年,韬光俟奋,终成行业翘楚。”
该成语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忍智慧,强调审时度势的重要性。需注意“俟”读作“sì”,意为“等待”,非“qí”。
《韬光俟奋》是一句出自《论语·为政篇》的成语,意思是隐藏才能、等待时机,然后积极奋发。这句成语表达了在适当的时候收敛自己的锋芒,等待时机到来时,再展现自己的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韬光俟奋》这句成语的拆分部首为韦、口、米,它们分别是“韦”字、 “口”字、以及“米”字的部首。根据这些部首,可以从字典中查到《韬光俟奋》的笔画分别是13画+3画+9画。
《韬光俟奋》一词来源于《论语·为政篇》中的一句话:“韬光养晦,民以食为天。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缚骄躁待时。”其中“韬光养晦”即为《韬光俟奋》的意思,强调领导者应该隐藏自己的才干,等待适合的时机再发挥。
《韬光俟奋》的繁体字为「韜光俟奮」。
古时候《韬光俟奋》的写法和现在有所不同。例如,《韬光》原来是写作「韜光」,但是意思相同,都表示隐藏才能。另外,《奋》原来是写作「奮」,同样表示积极进取。
他在事业的初期并不张扬,而是选择了《韬光俟奋》,耐心等待着适合的时机。
韬光(隐藏才能)+ 养晦(收敛发展)+ 俟(等待)+ 奋发(积极努力)
收敛才能、藏拙待时、守势待发
争强好胜、逞能好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