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mmercial availability
industry
【经】 industry; manufacture
avail; boot; effectiveness; usefulness
【经】 utility
工业效用(Industrial Utility)在汉英对照语境中指工业生产系统中资源、技术或流程所体现的实际应用价值与效率优化指标。其核心概念包含三个维度:
生产效能转化
指将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转化为有效产出的能力,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效用"定义为"物质或劳务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商务印书馆,2016)。在制造业中,这体现为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公式:
$$ OEE = text{可用率} times text{性能率} times text{良品率} $$
技术适配性
根据《牛津工业工程词典》的英译对照,Industrial Utility强调技术方案与生产场景的匹配度。例如数控机床的效用评估需考量:加工精度、能源消耗比、与现有产线的系统兼容性(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经济性量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提出的工业效用评价体系包含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模:
$$ Y = A cdot K^alpha cdot L^beta $$ 其中Y代表工业产出,A为技术进步因子,K/L分别对应资本与劳动投入(《机械工程学报》第57卷,2021)。
该术语在ISO 22400标准中被细化为可测量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包含设备利用率、单位能耗产出值等具体参数。世界银行《2023年制造业发展报告》显示,全球工业效用均值提升1%可带动GDP增长0.3-0.5个百分点。
“工业效用”是由“效用”一词在工业领域延伸形成的概念,结合搜索结果中的基础定义和行业特点,可解释如下:
核心定义 指工业活动或要素(如设备、技术、资源等)产生的实际效果、作用或效益,强调对生产效率和目标的贡献程度。例如:某项技术应用后提升的产能、能源节约效果等均属于工业效用范畴。
具体表现
补充说明 该词并非严格的经济学术语,实际使用中需根据上下文判断侧重方向。若需学术定义,建议参考工业工程或技术经济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