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死部周围性传导阻滞英文解释翻译、梗死部周围性传导阻滞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eri-infarction block
分词翻译:
梗死的英语翻译:
【医】 infarct; infarction; infarctus
部的英语翻译:
ministry; office; part
【医】 board; department; loci; locus; pars; part; Partes; piece; portio
portiones; regio; region
【经】 ministry
周围的英语翻译:
about; all around; around; round; round about
【医】 amphi-; peri-; periphery
传导阻滞的英语翻译:
【医】 block; blocking; heart-block
专业解析
梗死部周围性传导阻滞(Peri-infarction Block) 是心电图(ECG)诊断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区域周围心肌组织发生的局部传导延迟或阻滞现象。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与机制:
一、术语解析
-
梗死部(Infarct Zone)
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区域。该区域心肌细胞失去电活动能力,无法正常传导电信号。
-
周围性(Peri-)
前缀“peri-”表示“周围、附近”,特指梗死区边缘的存活心肌组织。这些组织因缺血损伤或纤维化,电传导功能受损但未完全坏死。
-
传导阻滞(Conduction Block)
指心脏电信号在传导系统(如浦肯野纤维)中传递受阻,导致局部心肌除极延迟或中断。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群增宽、切迹或特定导联的波形异常。
二、病理机制
当心肌梗死发生时,梗死核心区心肌完全坏死,而周边“半影区”(Penumbra)因血流灌注减少处于缺血状态。此区域存活的心肌细胞可能出现:
- 纤维化增生:瘢痕组织干扰电信号传导;
- 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下降;
- 局部微折返:引发心律失常风险增加。
三、心电图特征
典型表现为:
- QRS波群异常:在梗死相关导联(如前壁梗死对应V1-V4导联)出现:
- 终末部分切迹(Notching)或顿挫(Slurring);
- QRS时限轻度延长(通常<120ms),区别于束支阻滞。
- 病理性Q波共存:提示心肌坏死,周围阻滞围绕Q波区域发生。
四、临床意义
- 预后指标:提示梗死范围较大或侧支循环不良,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风险;
- 定位价值:帮助判断梗死部位(如广泛前壁梗死更易合并周围阻滞);
- 治疗提示:需强化抗缺血及抗心律失常治疗,部分患者需植入ICD。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第11版):Chapter 13, "Electrocardiography"(Elsevier, 2019)
- 《实用心电图学》(郭继鸿主编):第15章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 UpToDate临床数据库:"ECG in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schemia"(检索日期:2025年)
网络扩展解释
梗死部周围性传导阻滞(简称梗死周围阻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脏传导异常,主要与心肌梗死后的电生理改变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医学来源的解释:
1.定义与机制
梗死周围阻滞是指心脏电冲动在通过心肌梗死区域周围受损组织时出现的传导延迟或中断。这种阻滞通常发生在左心室,尤其是前壁或侧壁心肌梗死后,因坏死区域周围的心肌纤维化或瘢痕形成,导致电信号无法正常传导。
2.心电图特征
- QRS波群增宽:因电信号需绕行梗死区周围组织,导致传导时间延长。
- 异常向量改变:表现为梗死区对应导联(如V1-V3)的Q波加深,以及相邻导联的R波增高。
3.临床意义
- 提示心肌损伤范围:阻滞范围与梗死面积相关,广泛阻滞可能预示更严重的心肌损害。
- 潜在并发症: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或加重心力衰竭。
4.与其他传导阻滞的区别
- 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与梗死周围阻滞的位置不同。
- 束支阻滞:梗死周围阻滞可能合并左束支或右束支阻滞,需通过心电图定位鉴别。
5.治疗方向
轻症患者可能无需特殊处理,但严重病例需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或治疗原发心肌缺血。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心电图表现或治疗方案,可参考原始内容。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