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Graseef's law; Grasset's law; Landouzy-Grasset law
格腊塞氏定律(Grasset's Law) 是神经病学领域描述特定瘫痪症状的临床现象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不完全性偏瘫患者仰卧时,若无法主动抬起患侧下肢,但当抬起健侧下肢并抵抗阻力时,患侧下肢会出现不自主抬起。该定律揭示了锥体束(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双侧下肢运动神经元间存在的抑制与联带运动机制。
现象描述
患者因脑卒中、脑肿瘤等导致单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如内囊病变)时,患侧下肢常表现为不完全瘫痪(轻瘫)。仰卧位时,患者可能无法依指令抬起患侧腿(主动运动障碍)。然而,当患者用力抬起健侧下肢(如对抗医生施加的阻力)时,患侧下肢会不自主地同步抬起。这一现象被称为“联带运动”(synkinesis),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代偿性反应。
神经机制
该定律反映了脊髓层面运动神经元的交互抑制失衡。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通过锥体束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施加抑制性调控,防止双侧肢体过度同步运动。当锥体束损伤后,这种抑制减弱,导致健侧肢体主动运动时,患侧肢体通过脊髓内残留的神经通路被“连带激活”,形成异常运动模式。
临床意义
格腊塞氏定律是鉴别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如大脑或脊髓病变)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如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体征之一。下运动神经元损伤通常不表现此类联带运动,因其损伤发生在脊髓运动神经元或以下,无法触发此类中枢性代偿反应。该体征有助于定位神经系统病变水平,辅助诊断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等疾病。
该体征需在排除关节挛缩、疼痛等因素后评估。阳性结果提示上运动神经元通路受损,但需结合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体征综合判断。现代神经影像学(如MRI)虽可直观显示病灶,但此类经典神经体征仍为床旁快速评估的重要工具。
重要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医学知识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神经科医生。
关于“格腊塞氏定律”(Graseef's Law),目前可查到的公开信息非常有限。根据搜索结果显示,该术语可能属于医学领域的一个专业概念,但具体定义、应用场景及相关科学背景均未明确记载。
由于该术语的中英文资料均极为罕见,且参考来源权威性较低,建议您:
若您能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如出现该术语的文献原文或应用场景),可能有助于更精准的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