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高原气候英文解释翻译、高原气候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lateau-climate

相关词条:

1.plateau-climate  2.plateauclimate  

分词翻译:

高的英语翻译:

high; high-priced; lofty; loud; tall
【医】 homo-; hyper-; hypsi-; hypso-; per-

原的英语翻译:

former; original
【化】 ortho-
【医】 arch-; arche-; ortho-; pro-; prot-; proto-

气候的英语翻译:

climate; clime; weather
【医】 climate; climato-

专业解析

高原气候(Plateau Climate)指海拔较高、地形抬升显著地区形成的独特气候类型,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低气压、强太阳辐射、昼夜温差大及垂直地带性明显。根据《现代地理学词典》定义,高原气候的形成与海拔高度直接相关,通常指海拔超过1000米且地表起伏相对平缓区域的气候表现。

从汉英对照视角,"高原气候"对应的英文术语为"plateau climate",这一概念在《牛津地理学术语词典》中被描述为"受地形抬升作用主导,具有显著垂直分异的大气物理状态"。典型分布区域包括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及埃塞俄比亚高原,其气候特征呈现三方面特殊性:

  1. 热力特性:地面有效辐射强,年均温较同纬度平原低8-15℃(以青藏高原为例),但白天太阳辐射强度可达平原地区1.5倍(数据源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8年研究报告

  2. 降水模式:受地形阻挡形成"雨影效应",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年降水量可达2500mm,而北部的羌塘高原仅50-100mm(中国气象局2023年气候公报数据)

  3. 生物适应性:植被多呈现垫状或匍匐状形态,动物血红蛋白浓度较平原物种高10-20%(世界自然基金会高原生态研究报告

该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在建筑形式(如厚墙窄窗的藏式民居)、农牧业结构(牦牛等高寒牲畜占比超70%)及健康防护(紫外线辐射指数达极强等级)三大领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原可持续发展指南》特别强调,此类区域的气候变化敏感度较平原地区高3-5倍,需加强生态监测。

网络扩展解释

高原气候是指在高海拔地区(通常海拔2500米以上)形成的特殊气候类型,主要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地带性特征。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及影响的综合说明:

一、定义与分布

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山地地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非高原等。其形成与海拔高度、地形阻挡及大气稀薄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主要特点

  1. 气温特征

    • 低温显著: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例如青藏高原年均温普遍低于同纬度低海拔地区。
    • 日温差大:昼夜温差可达15-20℃,而年温差较小。
    • 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导致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
  2. 气压与氧气

    • 气压随海拔升高呈指数下降,氧气含量减少,易引发高原反应。
  3. 降水与湿度

    • 降水分布不均,总体偏少且集中于夏季;湿度低,蒸发量大。
    • 部分迎风坡区域降水随高度增加(如喜马拉雅山南坡)。
  4. 垂直气候带

    • 气候随海拔呈现垂直分异,例如从山脚到山顶可能经历热带至寒带的变化。

三、典型影响

四、与其他气候的区分

高原气候常与“山地气候”混用,但严格意义上,高原气候特指大面积高海拔平台(如青藏高原),而山地气候侧重山脉地形的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高原的气候案例(如青藏高原的详细数据),可参考来源中的高权威性网页(如、7、9、15)。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