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yperus scariosus
do; work; able; dry; empty; for nothing; main part; trunk; offend; strike
【医】 caudex; scapus; shaft; stem; truncus; trunk
film; membrane; theca; velamen; velum
【化】 membrane
【医】 coat; envelope; film; lemma; membranae membranae; membranae membrane
panniculus; theca; thecae; tunic; tunica; velamen; velamenta
velamentum
【医】 Cyperus rotundus Linn.
干膜莎草(学名:Cyperus fuscus L.)是莎草科莎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汉英词典中常译为"Brown Flatsedge"或"Tawny Sedge"。该物种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形态特征
植株高度通常为10-30厘米,茎三棱形,基部具红褐色叶鞘。叶片线形,宽约2毫米。穗状花序呈头状聚伞形,由3-6枚卵形小穗组成,鳞片膜质且具锈色斑纹,成熟时呈现独特的干膜状质感。
生境分布
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湿地环境,在中国见于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的水稻田埂、河滩等湿润生境,属于典型湿地指示植物。
汉英释义核心差异
中文名"干膜"强调其宿存鳞片的干燥膜质特性,对应英文名"Brown Flatsedge"则侧重描述植株颜色(棕褐色)及扁平茎秆形态。植物学术语中,该物种以"扁穗莎草"作为规范中文别名。
应用价值
根据《中华本草》记载,其干燥根茎可入药,具有理气化湿的功效。在生态修复领域,常被用于人工湿地建设,对重金属污染水体表现出较强耐受性。
根据现有资料,"干膜莎草"这一表述存在以下疑点:
一、术语准确性存疑 目前可查的权威资料中(如《中国植物志》、中医药典等),仅存在"莎草"的规范名称,其拉丁学名为Cyperus rotundus L.。至均未出现"干膜莎草"的组合词。
二、可能存在的混淆情况
三、建议补充信息 若需进一步确认该词含义,建议提供以下信息:
根据现有资料,可确认莎草属植物具有: $$ begin{aligned} &text{形态特征} &茎: &quad 三棱形 &叶: &quad 线形,长10-30cm &块茎: &quad 纺锤形,含挥发油 &花期: &quad 6-8月(北半球) end{aligned} $$ 其干燥块茎即著名中药"香附",具有疏肝解郁功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