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功率向量因数英文解释翻译、功率向量因数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vector power factor

分词翻译:

功率的英语翻译:

power
【化】 power
【医】 Power
【经】 rate of work

向量的英语翻译:

vector
【计】 V; vector quantity
【医】 vector; vector quantity

因数的英语翻译:

factor
【电】 factor

专业解析

功率向量因数(Power Factor, PF)是电力系统中衡量电能利用效率的核心参数,定义为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其数学表达式为:

$$ text{PF} = frac{P}{S} $$

一、核心概念解析

  1. 有功功率(Active Power, P)

    单位:瓦特(W)

    指电路中实际转化为机械能、热能等有用功的功率,是负载消耗的有效能量。

  2. 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 S)

    单位:伏安(VA)

    是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S = V{text{rms}} times I{text{rms}} $),代表系统提供的总功率容量。

  3. 无功功率(Reactive Power, Q)

    单位:乏(Var)

    用于建立电磁场,不直接做功但维持设备运行,三者关系满足:

    $$ S = sqrt{P + Q} $$

二、物理意义与技术影响

三、工程应用与优化

  1. 补偿措施:

    通过并联电容器组或静止无功补偿器(SVG)抵消感性无功,提升PF至接近1。

  2. 标准要求:

    IEEE 519-2014 规定工业系统PF应≥0.95,以减少电网谐波污染。

  3. 测量方法:

    采用功率分析仪直接读取PF值,或通过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实时分析。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是交流电路中衡量电能利用效率的关键参数,其核心概念与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即向量关系)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功率因数定义为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数学表达式为: $$ text{功率因数} = cosphi = frac{P}{S} $$ 其中,$phi$ 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差()。当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如纯电阻负载),$phi=0^circ$,此时功率因数为1,电能完全转化为有用功。

二、向量关系与相位差

  1. 感性负载(如电机、空调):

    • 电流相位滞后于电压,$phi > 0^circ$,功率因数“滞后”()。
    • 例如:家用电器多为感性负载,功率因数通常为0.7-0.9。
  2. 容性负载(如补偿电容):

    • 电流相位超前于电压,$phi < 0^circ$,功率因数“超前”()。

三、不同负载的影响

负载类型 相位角$phi$ 功率因数 示例
纯电阻(白炽灯) $0^circ$ 1 电炉、电阻加热器
感性负载 $>0^circ$ <1 电动机、变压器
容性负载 $<0^circ$ <1 无功补偿装置

四、实际意义

  1. 能源效率:功率因数越接近1,电能浪费越少。若功率因数低,电网需传输更多无功功率,导致线路损耗增加()。
  2. 经济性:工业用户常因功率因数过低被电力公司罚款,需通过电容补偿提升至0.9以上()。

五、计算公式扩展

视在功率 $S$ 和有功功率 $P$ 的关系为: $$ S = V times I quad text{(单位:VA)} $$ $$ P = V times I times cosphi quad text{(单位:W)} $$ 因此,功率因数直接反映电能的有效利用率()。

“功率向量因数”可能是对功率因数与电压/电流向量相位关系的表述,实际应称为功率因数。其核心是相位差的余弦值,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