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arbitration and award
arbitrate; arbitration
【经】 arbitrage; arbitrate; arbitration
and; attend; get along with; give; help; offer; take part in; with
【计】 AND
judge; sentence; adjudge; adjudicate; court decision; decree; doom; ruling
verdict
【经】 adjudication; findings
公断(Arbitration)与判决(Judgment)是法律程序中具有明确差异的术语。以下从汉英对照角度解释其核心定义与适用范围:
一、公断(Arbitration)
公断指由独立第三方(仲裁机构或仲裁员)对争议事项进行裁决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其法律依据通常基于当事人事先达成的仲裁协议,裁决结果具有终局性和强制执行力。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仲裁裁决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效力,但需通过法院执行程序实现。英文中,"arbitration"强调双方自愿将争议提交至中立机构,常见于国际贸易和商事纠纷。
二、判决(Judgment)
判决是司法机关(法院)通过审判程序对案件作出的强制性决定。其效力直接来源于国家司法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一审判决可在法定期限内上诉,而终审判决具有立即生效的约束力。英文术语"judgment"特指法院的正式裁决,涵盖民事、刑事及行政诉讼结果,且可通过司法强制执行。
三、核心区别
(注:以上引用来源包括《元照英美法词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布莱克法律词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
“公断”与“判决”是法律和纠纷解决中常见的两个概念,但适用范围和性质有显著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
公断指由非当事人或第三方对争议进行裁决的行为,强调“秉公判断”或“居中裁断”。其核心特点包括:
应用场景:
定义:
判决是法院根据法律程序对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最终决定,具有强制性和终局性。其核心特点包括:
法律依据:
维度 | 公断 | 判决 |
---|---|---|
主体 | 第三方(民间或官府) | 人民法院 |
效力 | 依赖协议或自愿执行 | 法律强制力保障 |
适用范围 | 民事、商业纠纷等非刑事案件 | 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 |
程序依据 | 灵活,可约定 | 严格遵循诉讼法规定 |
公断更侧重纠纷的第三方调解或仲裁,灵活性高但强制力有限;判决则是司法权的体现,具有终局性和强制性。两者在解决争议时互为补充,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